陈晓旭江阴市专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研究》读书心得 2025-09-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发和实践研究

课题级别

江阴市

研究教师

陈晓旭

立项时间

2024.10

文献题目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探究

文献来源

教育界/2023年第17期(总第529期)

内容摘要(或学习文章时批注图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主要涉及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将主题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设计情境真实且比较复杂的问题,旨在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学科、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与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讲解方式相比,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现实生活。学生通过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的探索,可以把原本静态的数学学习转变成动态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生活经验,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目标

依据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规律,参考《新课标》中的建议,校本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可在三个学段实施:在第一学段关注幼小衔接,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在第二学段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感悟如何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在第三学段除开展主题活动外,还可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一般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类型

1.游戏活动类此类主题活动以“我的游戏我做主”为主旨,按照“激发兴趣—确定规则—玩中体验—参与活动—交流感悟—评价反思”的模式进行。

 

 

 

2.操作实践类此类主题活动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按照“设疑生趣—操作探究—实践应用—交流反思”的模式进行。

3.体验应用类此类主题活动与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联系密切,将学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将校内体验转变为生活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和体验应用为主,按照“发现问题—合作交流—探究实践—体验应用—总结反思”的模式进行。

 

4.调查研究类此类主题活动旨在以真实的社会现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按照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设计,按照“发现问题—确定主题—了解信息—收集数据—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制订方案—拓展提升”的模式,以长程活动的形式开展。

 

 

 

 

 

 

 

读后感悟:如今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化;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及开展方式、实施策略等不够完善;关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健全。这篇文章中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归纳了四种类型,并给出了每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读者有法可依。对于我进一步研究自己的课题有一定的帮助。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发,教师需要聚焦课堂主阵地,引导学生基于现实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挥数学课程育人价值。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