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2025-09-2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季春花名师工作室 第二组 陈屹

一、选题价值

《长征胜利万岁》选自部编版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本单元立意是“历史的记忆”,所选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革命长期而又艰辛的探索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长征胜利万岁》这篇文章是杨成武晚年时的回忆录。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为我们再现了长征的珍贵记忆。从他的视角写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革命英雄主义史诗的壮丽、壮阔和壮美。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学习《长征胜利万岁》,通过文字回望那激情燃烧、壮怀激烈的场景,我们依然会为一种叫做“伟大”的情愫而深深震撼。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的青年不仅要知道长征的胜利,更要知道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而长征精神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不是干巴巴的口号,而是被一代代人重新内化,成为鼓舞自己前行的动力。而在这一点上,《长征胜利万岁》无疑是一篇非常好的教育文本。

二、学习目标

1.通读文章,明确线索,理清主要事件;

2.鉴赏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体会文中作者对于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

4.了解历史背景,结合文本,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

5.能用比较流畅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吴起会师”的故事。

 三、学习内容

主任务:流畅地、有感情地讲述“吴起会师”的故事。

子任务1:“吴起会师”故事之:胜利到达吴起镇

子任务2:“吴起会师”故事之:歼灭“二马”骑兵

子任务3:“吴起会师”故事之:全军干部会议

    四、学习资源

1.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用书:其中包含对课文的详细解析、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等;

2.教学设计:通过查看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了解到多种教学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课文知识点整理:在一些语文学习网站或文库中,可以找到这篇课文的教案、知识点总结等,方便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要点;

4.在线课程:部分教育网站或视频平台可能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讲解视频,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课程来学习;

5.相关纪录片或影视作品:有关长征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艰辛历程,帮助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

6.还可以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这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长征胜利万岁》所蕴含的意义。

五、教学实施

(一)情境设置

巍巍宝塔山,悠悠太湖水。无锡与延安是全国唯一的“双结对”城市,两市既是东西部协作结对市又是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结对市。27年来,无锡怀着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人才交流、消费扶贫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延安紧密协作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4年7月1日,“飞到延安去 谱写‘山海情’”无锡-延安新闻大采风活动启动,新闻采风团从无锡出发,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无锡广电全媒体记者将与省市同行一起,在延安开展为期一周的采访。新闻采风团将深入延安各地采访,采制一批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

今年的10月份,我校结对的延安学校的老师也将带领优秀学生代表来到无锡,来到我校进行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期间。我校将安排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就是以“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革命故事讲述活动。

按照学校安排,我们班分配到了革命故事的讲述任务。为此,我们班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来讨论讲述什么样的革命故事。经班会讨论后决定,我们班准备讲述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吴起会师”的故事。

   “吴起”是红军长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吴起是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又是红军会师地。 重温、讲述“吴起会师”的故事,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今天的青少年不仅要知道长征的胜利,更要知道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而长征精神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不是干巴巴的口号,而是被一代代人重新内化,成为鼓舞自己前行的动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讲述“吴起会师”故事的任务,走近长征胜利的激情岁月--《长征胜利万岁》。

(二)理清事件

1.通读课文,归纳出课文记叙了哪些事件?

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主要记叙了到达吴起镇、歼灭“二马”骑兵、消灭反动民团、甘泉会师、参加全军干部会议五个事件。

2.为讲述“吴起会师”的故事作准备,我们这堂课就主要弄清:胜利到达吴起镇、歼灭“二马”骑兵、参加全军干部会议这三个事件。

(三)讲述故事

1.“吴起会师”故事之:胜利到达吴起镇

1)研读课文第1-8小节,思考:.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激动、兴奋

场面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

动作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第8段“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心理描写:如第2段“我们都很高兴”。

侧面描写:如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

2)第5段对吴起镇的描写是否表现出了失望?与前面的情绪矛盾吗?

(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

并不矛盾,此处是欲扬的手法。

先用之前听说的吴起镇的情况唤起期待,然后描绘自己进入吴起镇的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正当读者要变得失望的时候,作者又写,“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下文再向读者揭示这是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可见,这一处小小的波折,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所写的心中的亲切与感动。

2. “吴起会师”故事之:歼灭“二马”骑兵

    1)研读第9-20小节,在文中查找相关信息,归纳这次战斗的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

背景:之前为保存力量迅速北上,一般不和敌人硬打。经过急行军,此刻正急需修整。

缘由:“二马”的骑兵追而不舍,鲁大昌也匆匆赶来,妄图报复。

部署:毛主席亲自指挥,并率部进入山头阵地。我们负责迂回敌人左侧。其余各自伏击。

过程:提前伏击,枪声为号,两厢齐发,重创敌军

意义: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蒋介石“围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代价:伤亡了一些同志,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壮烈牺牲。

3. 吴起会师”故事之:全军干部会议

1)研读第23-45小节,思考:会前“我”与老首长相遇的情节,体现怎样的人物形象?

老首长邓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关心我们的营地情况、战斗情况,挂念宣传队的同志,寥寥数语展现出一个心系战士、细心温和的首长形象。

(2)梳理毛主席的讲话要点,分析长征的伟大意义。

讲话内容:

总结长征行程,一路的困难和成就;

阐述长征意义,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简述长征损失,激励红军再接再厉。

重点理解: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力量的宣示:敌人仍然强大,红军部队损失惨重,但经过长征,队伍没有打散,而且还经常能打胜仗,让蒋介石觉得自己无力消灭红军。

革命的宣传:十一个省两万万人民都知道了红军的存在,打了那么多胜仗,又扩充了那么大的队伍。

为革命未来打下基础:建立了那么多苏维埃政权、当地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到达陕西以后留下了一万多精干,这都是在播种。

归纳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现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维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3)走好新长征之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 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敢于胜利的精神。 (习近平讲话)

(四)课堂总结

本文叙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前后的几件事,重点记叙了吴起镇全军干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总结了长征胜利的意义,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文章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坚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作业布置

1.整理胜利到达吴起镇、歼灭“二马”骑兵和全军干部会议这三个主要事件,并形成文字;

2.在形成文字的基础上,把这三个事件讲给同学听,从而讲好“吴起会师”的故事。

六、学业评价

正确评价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之上,教学评价作为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之一,它明确了“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好”的标准。既要结合学生学习用书的完成情况,进行结果性评价,又要结合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评价要素

评价路径与方法

课文提示与练习

单元思考与实践

其他

语言理解与运用

 

 

 

语言理解与运用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

 

语文综合实践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搜集、阅读更多反映长征的经典作品,拓展阅读视野,并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语文综合实践

能反思和总结语文学习经验

 

 

课堂观察、总结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及思路,把握课文的材料选择、组织与详略安排

1

 

课堂提问

概括课文内容或情节,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主旨

1

 

课堂提问

能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材料选择和组织等方面分析单元课文

 

 

课堂提问

 

 

 

审美发现与鉴赏

结合具体语句品味课文语言,体会回忆录的语言特点

2,5

 

 

品读《长征胜利万岁》中的场面和细节描写,体会回忆录用事实和细节打动人的特点

5

 

课堂提问

 

 

文化传承与参与

能了解和铭记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斗历程中长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不仅要知道长征的胜利,更要知道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1

 

课堂提问

 

文化传承与参与

结合课文内容阐释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结合自身实际讨论新时代青年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2

课堂提问

注:“1”表示第1题,其他以此类推。

  • 阅读(3)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