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爱萍:发现英语绘本之美---读杨斌《美育:怎么看?怎么办?》有感 2020-10-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发现英语绘本之美

---读杨斌《美育:怎么看?怎么办?》有感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蔡爱萍

美育大家如星汉灿烂,美育著作如浩瀚烟海。《美育:怎么看?怎么办?》由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斌编著,以时间为轴,空间为面,细数美育节点,全书收录了40篇古今中外美育专著,兼具普及性、经典性、学术性。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说:“美育有广义和侠义之分。从广义来看,美育不简单地是一个艺术教育问题,它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准。而侠义的美育是指艺术教育。”19996月,美育正式被纳入教育方针,标志着我国美育事业开始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必须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德智体美劳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而“美”是一种尺度,一种自由、和谐、创造的尺度。我们用这把尺子去衡量教育活动,去衡量教学,教学便成了艺术,教学劳动成了艺术创造活动。杨斌老师也在导言中指出,美育不仅限于艺术教育,审美活动应该拓展至所有学科教学中,美育方法也由单纯“以美育人”升华为“立美育人”。美育对人的心灵、行为、语言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在英语教育中,也有美学规律问题。掌握、运用这些规律,对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育人价值有重大意义。

英语绘本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寓意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直观性、生活性、故事性、情感性、重复性和节奏性的特点,符合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申的重要教学辅助资源,英语绘本在进行美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

一.插图之美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英文为picture books,直译为图画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绘本融合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以呈现故事,“图”对绘本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具有深远的意义。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英语绘本皆用彩图,颜色丰富艳丽,令人手不释卷,好奇心满满。插画师运用大小对比,光线变化以及神奇的想象力,完美地塑造和重现故事场景;随着故事的流转,或温馨,或危险,转变或深沉,或活跃的色调,很容易就将阅读者代入至故事的氛围之中,让人身临其境;画面塑造贴合故事氛围,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故事发展脉络,进而想跟随它的脚步去探寻图文中的秘密;插画中的可爱的小因素,让人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者更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多观察这些丰富有趣的插画,利用插画的审美属性,有效地将美育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触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培养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浸润心灵。

二.韵律之美

英语绘本中的文本,特别是一些具有诗歌性质的绘本,在词句的选择、搭配上,多使用口语化的叠词和拟声词;在结构和组合时,讲究排比、递进、重复、首位衔接循环。因此,很多英语绘本的语言具有韵律美。或行云流水地塑造人物、描述情境、表达情感,或跌宕起伏地将语言文字推向高潮,给阅读者一种动静结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体验,兼具画面感和韵律性。“Rhyming is all about rhythm.”(所有的的节奏都来韵律。)Dr.Seuss的《Green Eggs and Ham》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整个绘本里只有50个简单又押韵的单词,却形成了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韵律节奏优美的文本与具有丰盈色彩的图画相碰撞,让阅读体验变成了审美体验。

三.文化之美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丰富对世界的认识。以教科书为主的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由于文化元素的缺失,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文化阅读体验。但英语绘本中的人物特征、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是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悟文化之美的不二之选。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绘本故事中潜在的文化之美,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对故事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以绘本《Paddington》为例,它以鲜活的语言、丰富的插画、生动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宛如置身与一个立体多维的文化环境,从主人公Paddington的热情善良中,学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布朗一家对待Paddington的友善宽容中,学生得以感知,英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英语国家之一,对外来者的包容和接纳的态度:Everyone is different, that means anyone can fit in.(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适应这里。)

英语语言教育要树立促进“全人”发展理念,“美育”应在英语教学中占一席之地。居里夫人曾说,科学试验本身就是一种美。英语教学,乃至英语绘本教学,更应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