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2021-11-21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夏江萍名师工作室集中参加江苏省第22届小语教学线上观摩

11月18、19日,江苏省第22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在镇江市中山路小学隆重举行。为利用此次活动契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江阴市夏江萍名师工作室学员全程参与了线上直播观摩活动。

此次活动分两天进行,共有14节现场观摩课和2位专家点评,1场学术报告。18日,工作室学员在各自学校参加线上观摩。为提升研课效果,19日,学员们在导师夏特和班长季勇老师的组织下,来到月城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进行集体观摩、研讨。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十四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都动足了脑筋。陈睿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得扎实、清楚;严璐老师紧扣文本内容,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殷樱老师教学活动展开充分,细节把握准确;王景辉老师通过想象、说话把语言训练具体化……一场场视听盛宴让工作室学员如沐春风,收获颇丰。    

其中,让学员们最为赞叹的是江阴市实验小学徐洁老师展示的课堂《蟋蟀的住宅》。徐老师巧妙地设计了驱动性任务——为蟋蟀当代言人,参加“动物王国星级住宅评比”。接着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组成了一个任务群——选一选,选出蟋蟀的住宅工程图;圈一圈,明晰蟋蟀住宅的构造;夸一夸,介绍蟋蟀的住宅。教学环节精妙,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习活动充分,课堂上听到了孩子拔节生长的声音。

在听课的间隙,班长季勇老师以及副班长蔡海峰老师还不失时机地对课堂进行评点解读,并组织研讨。季勇老师认为要对文本进一步整合,用大问题引领,使学习意义更为鲜明。蔡海峰老师则告诉大家,看课主要是看文本解读和活动设计是否在语言文字的范畴中,是否紧扣言语实践在进行。两位班长话虽不多,却直指要害,让学员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之感。研课中,学员袁君琳还即兴示范了一段课文朗读,让大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随后评课环节,各位学员还围绕各自选择的一堂课各抒己见,畅谈学习收获以及产生的困惑,研讨活动气氛热烈。

精彩的课堂、深入地研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专家讲座和点评更让大家收获满满。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特级教师陆志平带来了一场专业学术报告。报告中,陆会长回顾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几个关键节点,也提出了语文新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时代发展、以文化人和注重基础性的基础上,突出综合性、实践性、贴近生活、教学评一体的特点。讲座高屋建瓴,大气恢弘,为学员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则对19日的课堂做了精彩的点评。他谈了自己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要有愉悦感,学生要用积极饱满的情感投入课堂;要有进步感,通过学习活动,要看得到学生学之前和学之后的变化。薛特对19日六堂课一一进行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他对江阴徐洁老师《蟋蟀的住宅》一课尤其赞赏有加。他认为这堂课整体感、设计感都很强,徐老师利用任务驱动,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被动为主动,把课文教活了,孩子也学活了。他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江阴小语人先进的课改理念,江阴小语正走在课改探索的潮流前端。听了薛特的点评,在场的学员无不欢欣鼓舞。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两天的观摩学习结束了,但是专业成长永不停止。夏江萍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将在导师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撰稿:黄晓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