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好作文结构变形
——五下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朱少平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饭后洗碗》所选取的典型事例——饭后洗碗,学会通过运用列提纲,把握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结构。
2.理解内容,进一步梳理文章的结构,重点了解文章的独特写法,倒叙开头。
3.将好作文进行结构变形,出新篇,通过练笔能有效提升学生习作修改水平。
4.小练笔:先重点指导一篇,再选取《雨中接送》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变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将《饭后洗碗》的结构变形,学会好作文变形的技巧。
2.运用结构变形的方法,来自主进行另一篇《雨中接送》的变形。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饭后洗碗》《雨中接送》,找出文中典型事例,分别列出提纲,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自然段重新排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周写的习作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读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好作文结构变形,然后将小杨同学写的作文改得符合习作要求,争取让自己的作文得分更高一点,有兴趣吗?
二、深入学习
1. 重点指导学生将《饭后洗碗》的结构变形,学会好作文变形的技巧。
(1)选取典型事例来说明成长。
在作文全程训练第11页,有一篇获奖习作,老师选为学习材料。请大家拿出课前预习单,看题目1,你能说说这篇习作选取了什么典型事例来说明我成大了吗?用小标题来概括——饭后洗碗。
小结:作者通过饭后洗碗这件典型事例,说明我长大了。
(2)列出提纲并概括内容。
看题目2列出提纲,大家开火车说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如果需要添加的,其他同学可以来补充。火车从哪里开?提纲用图表出示。
1.我洗碗碟时,回想往事。 |
2.我对长大的理解。 |
3.我在一次饭前拿碗,发现奶奶洗的碗底有油渍便嫌弃。 |
4.我明白碗没有洗干净的原因:奶奶老了,而我一天成长着。 |
5.奶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全家,我决心做事来报恩。 |
要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段意。他从自然段中选取关键词来概括。他选取了文中的过渡句。可以从文中提取信息,连起来说就是段意。
抬头看列好的提纲,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对照一下,看自己需不需要修改。小结:列出提纲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谁借助提纲来概括一下习作的主要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就会更有条理。主要内容:在一次饭前拿碗,我发现碗底有油渍便嫌弃,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碗没有洗干净的原因,感受到奶奶把一生都奉献给全家,于是,我就在饭后洗碗。
(3)倒叙开头。从文章的内容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你发现文章开头的内容,应该放在文章第几自然段后,更合适?第五自然段后。
小结:作者把它放在文章开头,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种写法叫倒叙开头。作者通过选取一个生活画面进行描写,能引出下文,也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中心语句。请同学们思考:围绕文章题目,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中心,你能找到吗?像这样的一句话,写自己对长大的理解,语言简洁,富有哲理。可以作为题记。你瞧,作文全程训练第六页就有范文。小结:题记顾名思义就是写在题目下面的句子,进一步解释题目,巧妙开头,突出中心,引人入胜。
三、试着变形
1. 重点指导学生将《饭后洗碗》的结构变形,学会好作文变形的技巧。
同学们在深入了解这篇习作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要试着打破原文的结构,巧妙地变形一下。按照“三有法”进行,齐读。
文章内容不变,文章的头尾有新意,就会出新篇。先看(1)有题记。提炼一句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再看(2)有顺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清结构。接着看(3)有头尾。一般情况下,文章结尾点题,升华中心。刚才将倒叙的内容放在合适的位置,我们要从全篇的角度来看,要适当添加内容,更好地突出中心。
开头可以不变吗?结尾怎么加呢?我们一起来想。结合图来标注。
|
1 |
2 |
3 |
4 |
5 |
|
|
|
|
|
|
|
|
|
|
接下来,我请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修改好的作文结尾,请大家认真倾听!
听了结尾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结尾要适当地添加内容,更好地突出中心。
刚才,我们一起将好作文进行结构变形,可谓是“内容不变结构变,改头换面出新篇。”这篇修改好的作文誊抄在周记本上,作为佳作积累,可以吗?
2.运用结构变形的方法,来自主进行另外一篇《雨中接送》的变形。
接下来,我们进行当堂练习,拿出学习单2《鼻子一酸》,这是我们班杨同学上学期所写的作文,我们以前重点训练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今天,我们进行结构变形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
(1) 选取典型事例来说明成长。
请大家看预习单2,题目1,说说这篇习作选取什么典型事例来说明我长大?用小标题来概括——雨中接送。 谦让坐车。谁先回家?
提示:可以围绕成长。从文中找出一个关键句,再进行深入思考。要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主要段落的内容,中间的细节可以略过。
(2)列出提纲并概括内容。
提纲用图表出示。
1.我在淋浴房里流泪。 |
2. 那天放学下雨,妈妈问:“先送谁回家”。姐姐说送我。 |
3. 我说先送姐姐回家。 |
4. 妈妈就骑车把姐姐送回家,我在小路上等。 |
5. 一会儿,妈妈来接我,她夸我懂事。 |
6.一到家,妈妈让我立刻进去洗澡。 |
7.洗澡时,我觉得自己在今天长大了。我流下了泪。 |
列好的提纲,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对照一下,看自己需不需要修改。
小结:列出提纲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谁借助提纲,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一下习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那天放学下雨,妈妈问:“先送谁回家”。姐姐说送我。我说先送姐姐回家。妈妈就骑车把姐姐送回家,我在小路上等。一会儿,妈妈来接我,她夸我懂事。一到家,妈妈让我立刻进去洗澡。洗澡时,我觉得自己在今天长大了。我流下了泪。
(3)倒叙开头。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你发现文章开头的内容,应该放在文章第几自然段更合适?这篇文章也是倒叙开头。
(4)中心语句。围绕文章题目,文中有两个词说明了我的成长,你能找到吗?老师提醒大家,面临回家的选择,在我自己看来,这样想是自私自利 。在我选择先送姐姐回家,在妈妈眼里,这就是懂事。结合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写一句题记。可以按照作文全程训练第六页进行仿写。谁来说?
接下来,我们按照“内容不变结构变,改头换面出新篇”进行“三有法”结构变形。题目(可以是,也可以是) 题记 顺序(内容不变,这些段落不需要变) 结尾(适当删改与添加,更加突出中心)结合图来标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今天,我们学习将好作文进行结构变形,你会了吗?今后,我们可以运用“三有法”将好作文结构变形出新篇,文章要选取典型事例来写,选取中心语句,写题记。列出提纲,有顺序。注意内容不变,适当添加内容,有头尾。
四、作业设计
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请你将自己的作文进行第二次修改,并将刚才变形后的两篇作文修改好,有感情地朗读!下课。
板书设计: 将好作文结构变形出新篇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典型事例 饭后洗碗
中心语句 有题记
列出提纲 有顺序
内容不变 有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