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真实,情境助学——读《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有感有感 2024-09-07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王丽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4-09-07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立足真实,情境助学 参加对象:

                                   立足真实   情境助学

                          ——读《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有感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王丽萍

梁昌辉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教学》这本书共分七个部分,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按照“2022年版语文课标”中的六大任务群逐一展开,从内涵价值、编排特点、设计要领三方面进行整体阐释,有助于我们一线老师在观念以及实践层面深入理解和把握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就是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六大任务群都提及的,是基础,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才能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对情境的重视,尤其是强调在真实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反映了新时代对语文课程建设的新要求。那么,真实的学习情境从哪儿来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借鉴同行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来源之一:现实的真实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他们运用语言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其成长需要的社会活动作为教学情境。学生处在真实的情境中,就能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语言解决问题,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有位老师在上五年级一堂作文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选择了江阴同学比较熟悉的大运河。在作文课《带你游历大运河》上,为了激发同学们写作的热情,他是这样来创设学习情境的:

师:新疆霍城小学的五(1)班和我们班是友好班级,前不久我们在网上进行了“云上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大家表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听他们的班主任孙老师说,新疆小朋友对流经无锡的大运河非常感兴趣,他们很想了解这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新疆同学在开讨论会

1:听说大运河有一段是流经无锡的,跟江阴也是相通的。

2:是的,大运河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非常了不起。

3:那就让江阴的小朋友帮我们介绍一下大运河吧,大家说好不好?

齐:好

4:那大家想了解大运河的什么呢?大家一起说说吧!

5:我想了解大运河的历史。

6:我想了解大运河上的桥。

7:这样吧,我们一起开个班会,把大家最想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告诉江阴的小朋友们,让他们帮我们介绍一下。

师:班主任孙老师做了统计,发现新疆小朋友对大运河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最感兴趣,分别是:历史、桥梁、民俗、船舶、古镇、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扬帆远航,带着新疆的小朋友一起游历大运河,把我们了解的大运河以写信的方式介绍给新疆的同学们。

本来这样一种介绍性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很多学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撰写的。但是这位老师抓住了现实生活中江阴小朋友和新疆霍城五(1)班同学是手拉手友好班级这样一个契机,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写一封信,给新疆小朋友介绍大运河。

这样的情境创设真是独具匠心、令人赞叹。大运河流经无锡,是我们江阴小朋友比较熟悉的,而对于新疆戈壁的学生来说,河水泱泱,充满神秘,是他们非常想要探究的。对于热情的江阴孩子来说,他们非常乐意把这一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给手拉手班级的新疆小朋友,所以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习作的激情,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写作基础,最后同学们以写信的方式向新疆同学来介绍大运河时兴致勃勃,这样一节习作课学生写作就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而是充满了动力。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的“长生果”》这篇五年级略读课文时,课始就出示了一个情境:有一位同学也读五年级,他叫李伟明,他最近比较烦。爸爸不准他再看图画书了,规定他只能读文字书,要认真摘抄生动的句子和段落,还要他多仿写,因为他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痛苦不堪。这个情境非常贴合五年级学生的现实,很多同学就是只爱看图画书,一到写作文就非常痛苦,这个情境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就很乐意去学习。课堂上他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劝告李伟明该读怎样的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读书,读书后又该怎么写,在劝告李伟明的同时自己也明白了该读怎样的书,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更加懂得了读后怎样来写。

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现实生活,寻找契机,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的课堂和他们的生活链接,让学习为生活服务,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来源之二:可能的真实

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但有时,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可能的真实情境。这样一种情境,因为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不让人觉得突兀,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比如我在上《黄继光》一课,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

师:黄继光的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要招收一批红领巾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事,如果你是红领巾讲解员,你会怎样讲述黄继光的故事呢?

1:我要把夺取597.9高地这场战斗的战斗进程讲清楚,讲清当“东方升起了启明星”“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也负伤了”“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快到了”这三个阶段黄继光他是怎么做的。

2:要把黄继光的三个壮举“爬、站、堵”讲清楚,还要把当时的战况“照明弹把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不断地爆炸,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都要讲进去。

师:作为红领巾讲解员,再讲解前还要注意开场白,我们可以这样说“今天我来当红领巾讲解员,跟大家讲讲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命令,要在黎明前夺下597.9高地……

生练习讲故事

英雄的故事不仅要读懂,更要将故事内化,会讲给身边的人听,让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我在课堂上创设了黄继光故乡的黄继光纪念馆要招收红领巾讲解员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这个学习情境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异想天开的。所以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在情境中代入角色,把自己当成红领巾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黄继光的故事。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来让学生讲故事,更加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学生也更加能投入到这个学习任务中去。

有一位老师在上四年级课文《梅兰芳蓄须》时,课始先出示视频,带学生去梅兰芳纪念馆走一走,来到艺术成就展厅的一二两个展区欣赏展品,听解说员解说。然后电话连线纪念馆的讲解员小张叔叔,得知馆长要布置一个新的展区——民族气节,要完成分展区、摆展品、做解说这些任务,老师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忙,同学们都非常乐意,整堂课以这个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境串联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分展区、摆展品、做解说的学习任务,并被梅兰芳的民族气节深深感染,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敏锐地抓住课堂中这些可能的真实来创设情境,比如《刘胡兰》一课中当小小讲解员讲一讲刘胡兰的故事,《一个粗瓷大碗》一课,粗瓷大碗陈列在博物馆,向来参观的小朋友讲一讲粗瓷大碗的故事等等,这些可能发生的真实情境,能让学生在情境中转换身份,进行言语实践,提升言语能力。

来源之三:虚拟的真实  

    虚拟的意思是假定、假想,虚拟的真实即假设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又是对真实的虚拟,并不是胡编乱造、天方夜谭的,它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比如我在上《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这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红头在

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借助旅行路线讲一讲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讲清故事情节,讲出红头的心情变化,能借助动作和语言讲清青头救红头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堂上虚拟了“红头妈妈”这个人物角色,创设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红头妈妈听说红头去牛肚子里旅行了,非常担心,你们能帮红头把它的旅行经历讲给妈妈听一听吗?学生非常乐意帮一帮红头,兴趣盎然地在这个情境中完成了讲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这一教学任务。

然后再次创设情境:红头妈妈遇到了青头,她有很多的问题想要问问青头,她可能会问青头:红头被卷入牛嘴的时候,你是怎么救他的?红头进入牛肚子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红头最后怎么会从牛嘴里被喷出来的?以这三个问题为抓手,学生在红头妈妈和青头对话这个虚拟的学习情境中,借助青头救红头时的语言和动作,讲清青头救红头的经过。

整堂课因为引入了这个虚拟人物“红头妈妈”,将红头讲旅行经历和青头讲救援经过两个环节,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境中,学生还能体会到妈妈听红头讲经历时的紧张、担心,以及对青头的感激和谢意,整堂课显得和谐、温馨。这样的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是基于真实的虚拟,不僵硬,不突兀,巧妙无痕,学生乐意接受,也乐意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上《蟋蟀的住宅》一课,我也虚拟了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动物王国正在进行“星级住宅评选活动”,小蟋蟀要寻找代言人来夸一夸它的住宅。这样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自发主动去研读课文,把“讲”变成了“学”,本来枯燥的说明文,一下子就充满了情趣,学生学得积极又主动。

    纵观语文学习任务群,我们发现,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也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得以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教材,链接学生生活,立足真实,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