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2024-09-1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英语 资源类别: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资源年级:六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周文叶1  '    董泽华2

(1.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海 200062; 2.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杭州 311121)



摘要: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需要更科学、更综合的评价体系。表现性评价已广泛应用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然而,并不是所有表现性评价都能有效评价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一套科学的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是实现高质量表现性评价的基础。本研究在回顾已有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标准的基础上,提炼评估表现性评价质量的关键指标,形成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同时,运用该框架尝试性地对表现性评价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质量框架

中图分类号: G423. 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0186(2021)10-0120-08

OOI: 10. 19877/ j. cnki. kcjcjf. 2021. 10. 023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一个更科 学、更综合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应当能 很好地体现核心素养所描绘的学习结果,尤其是 那些高阶思维、复杂的认知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 中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等的关键学习结果。传统的 客观纸笔测验注重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而表现性评价能检测学生的认知思维和 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的、有意义的 问题的能力"   [  I]    。已有研究表明, 表现性评价适合于测评学生的高阶认知技能,更有可能促进学 生获得这些能力,而且能使课堂出现更具诊断性 的教学实践。[I]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在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甚至有的地区将表现性评价纳入重要的课程政策。但遗憾的是,相比于对表现


性评价的 H 益重视, 对表现性评价的质量标准却鲜有提及 , H 渐成为开发 和实施 高质歙表现性评价的瓶颈所在。许多时候,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轰轰烈烈地打着表现性评价的旗号,进行所谓的课堂评价或是考试改革。然而,这些表现性评价的开展仅停留在形式层 面,实际评价实施却收效甚微,甚至有时候徒增了负担。因此,表现性评价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如何设计开展高质最表现性评价?这些问题是目前我国表现性评价研究最应做出回应 的。本文在已有表现性评价质最研究的基础 上,结合我国中小学表现性评价实施的现状, 尝试构建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并举例呈现质最分析框架的应用,为我国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SHAPE \* MERGEFORMAT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运用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研究" (BHJ\180132) 。作者简介: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董泽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讲师。

• 120•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与价值

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任 务引发学生相对应的表现,并且这样的任务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需要基于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判断。概言之,尤论是哪种类型的表现性评价,都需要在尽最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与结果做出判断”。[ 2 ]

表现性评价不仅能测评复杂的、高阶的、指向核心素养等目标,而且,它还具备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性功能。从学生学习上 看,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能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到任务中,同时,清晰描述的评分规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回答在这个任务中做得好是怎样的, 现在已经到哪里了,接下来该如何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等问题。总之,表现性评价能更有利于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学习者。从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上看,嵌入课程的表现性评价能更好地促进课程

教学  评价的一体化。奥戴尔 浩克 ( Ada盯H auck) 等人就认为, 嵌入课堂的表现性评价不仅能测评学生在不断达成标准的进阶过程,而且以天衣尤缝的方式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二者不断互相渗透,从而提高教与学。[ 3] 奥尼尔 ( O'Ne计) 同样指出表现性评价显著地推动了教和学:它能对学生的能力作一更完整的描述;能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业评定过程中去,并把评价直接与教和学联系起来;能给学生提供提升学业成绩的动力;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欣赏。[ 4]

(二)核心素养呼唤下的表现性评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教育必须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能够让学生具备应对H 益复杂的社会情境的关键技能。通俗地讲,核心素养在关注学生知道是什么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能做什么的能力。可见,对未来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仅仅依靠纸笔测验,特别是选答反应的试题,是尤法全面评价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情况 的,也很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为学生提供参与更具


挑战性活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展示一系列技 能,包括问题界定、设计、探究和更为全面的口头或书面的回答,[5]  对于核心素养或者高 阶认知的测评,表现性评价有着天然的适用性。同时, 表现性评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的教学构成积极的影响。

表现性评价在测评学生核心素养时,与传统的选择应答测试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达林哈蒙德 ( Darling-Hammond ) 和艾 德森 ( Adamson) 示例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表现性评价,这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I] 伊利诺伊州八年级科学课程有一条标准是"评估模型所产生的数据;分析数 据,如有必要,重新建构模型并重测数据。如果以传统的选择应答测试为例,往往会以假如所设计的船模型沉没,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题型出现,并且要求学生回答出改变设计和重测船模型这样理想的答案。而在课堂的表现性评价中,任务的设计完全不同。此时,评价任务变成:为学生提供一些黏土、一根吸管以及一些纸等材料,要求学生设计一艘能够穿过水池的帆 船。学生可以测试和重测他们的设计。在这一任务中,学生必须解决关键的物理问题,例如,船排开水的体积,浮力和重力的二力平衡等,以理解为什么黏土可以在水中漂浮。当这些任务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就能将学科知识和推理技能, 与动手探究实践等结合起来。与传统纸笔测验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相比,这大大拓展了对学生多种学习能力评价的范围和层次。与此同时, 这能让教师根据具体的评价规则,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具体问题、提出假设、评估结 果、展示科学理解、使用科学事实、术语和原理等,从而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可 见,传统的纸笔测验,尤其是选择式测试只能测评学生的浅层的识记能力,对于那些体现高阶思维的“高认知、高投入”的深度学习,则需要通过表现性评价才能够测评。

二、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构建


(一)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的已有研究

表现性评价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课堂评价方式,它既能评价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最。然而,表现性评价

• 121•


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具体方式,本身的质最标准是其发挥应有作用的核心内容。与传统测验的质量标准相比,表现性评价的质量标准除了继续关注信度和效度这些测评领域的 基本问题,[ 6]  还需将质釐标准拓展到真实性、可行性、经济性、公平性等诸多质性议题。那么,高质釐的表现性评价具有哪些特征?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来确保表现性评价的质最?从表现性评价的已有研究看,许多研究围绕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而展开回答。


作为最早界定表现性评价的研究者之一,斯蒂金斯在提出表现性评价设计基本流程的同时, 提出确保表现性评价优质的五大标准:评价目的应明确;评价能产生高效的交流;最大化提升评价效度;最大化提升评价信度;评价的经济   性。[ 7 ] 在斯蒂金斯看来, 遵守上述五大标准 ,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表现性评价。这五大标准及其说明,详 见表 1。


表 1 五大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 (Stiggins, 1987)


准则

说明

评价目的应明确

评价目的决定能否设计实效和经济的评价

评价能产生高效的交流

在评价前,必须将表现标准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最大化提升评价效度

对评价目的有把握;界定所要评价的学生特点;将表现水平等级具体化;使用从多种 表现情境中选取的任务;将评分等级与其他成就数据进行比较

最大化提升评价信度

使用清晰的准则;充分培训评分者;设计和实施合适的评分程序;收集足够的表现样 本;以文化自觉、清晰标准和充分培训尽可能将评分者偏见降到最低;在需要时提供 标准、统一的评价条件

评价的经济性

调整评价形式以达到目的;收集所必需的表现性样本;尽可能重复使用优质的任务;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分;有效培训评分者,减少重复评估表现的需求;在适当时候使  用评分规则、清单和工作样本(档案袋);在适当情凡下可将学生作力评分者,也就

是学生之间的互评



林内 (Linn) 等人指出,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和传统的识记测评相比,更需要考虑八项指标,才能确保其质量。这八项指标包括 (1) 结果: 涵盖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表现结果; ( 2) 公正: 对所有人都没有歧义; (3) 迁移 和普遍性:表现性任务的可迁移性; ( 4) 认知复杂性: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够展现认知复杂性; ( 5)  评价内容质最:内 容要有一定质釐; ( 6)  内容范围:评价内容要有综合性; ( 7 ) 富有意义: 评价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 ( 8 ) 成本和效率: 尽可能控制成本。[ 8 ]

奎尔马尔 茨 ( Quellmalz)  认为, 表现评分准则 (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  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所在,只有知道要评什么以及相应的 区别,才能设计合理的表现性任务。在这一理念 的驱动下,他主要关注表现性评分准则制定的质 量,提出六大原则以评估评分准则的质量,分别 为:  (1  )  重要性: 准则应明确重要的表现成果 ; ( 2) 忠实: 准则应与情境表现相符; ( 3) 普遍性:

• 122•


准则能应用于同一类的任务中; ( 4) 发展的适宜性:准则应明确不同的表现水平; ( 5 ) 易用 性: 准则易于使用和交流; ( 6) 实用性: 准则能有效用于决策制定和改进。[9]

在巳特曼 ( Baartman) 等人的素养评价项目 ( Competence  Assessment  Programs )   研 究中,素养评价是指在素养教育中,以一种整合 的方式评价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已有评价质 量的文献基础上, 他们共归纳了 10 种质量标准: (1 )  真实性: 评价应反映未来所需的真实素养; ( 2) 认知复杂性: 体现高阶认知技能; ( 3)        公平: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 4) 富有意义: 评价需要呈现有意义的任务或问题; ( 5 ) 直接性: 评价结果能够直接解释; ( 6) 透明性: 评价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清晰而易理解的; ( 7) 教育性结果:对教学有教育性意义; ( 8) 结论的可重复性:评价具有可信度,不同评价者都能得出相近的评价结果; ( 9) 可比性: 评价结果可用于比较; (1 0)   成本和效率: 控制成本, 提高使用效率。[olJ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评价和公平中心

(SCALE) 将学生参与作为表现性评价的重要标准,基于此,该中心提出高质量表现性评价的六大特点(见表2) :   (1 )   清晰且有价值的表现结果; ( 2) 任务聚焦且清晰, 连贯一致; ( 3) 具有


相关性与真实性; ( 4) 学生有机会做出选择和决定; ( 5 ) 所有学生都有可参与; ( 6) 与课程关

联。其中,第三、第四、第五个特点都指向学生参与。[ II]


  2  高质量表现性评价的六大特点


准则

说明

任务清晰且有价值的表现结果

要求应用和展示学科内容知识、理解深度和高阶思维技能;与目标学科内容和技能标准及其他表现结果紧密一致;与某课程和学科领域的大观念及持续的理解建  立关联;在多个学科内容和技能标准之间整合知识、技能;使用评分准则进行评

价,聚焦学科内容或技能标准或其他学习目标的本质

任务聚焦且清晰,连贯一致

聚焦:任务提示要求学生展示深度学习、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和对技能的应用; 清晰:用词、指南及评分准则无歧义;

连贯一致:任务提示、任务材料及任务回应方式与任务的目的相一致

具有相关性与真实性

反映现实世界的任务或待解决的问题;以真实的、相关的、有恋义的方式表达学 科内容;要有真实的目的或目标

学生有机会做出选择和决定

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机会;提供应对任务的多种不同方式;要求学生自主计划和管理信息和想法;提供自我评价、同伴和教师反馈以及修正的机会

所有学生都可参与

适合发展水平的;使用的任务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使用多种任务材料来吸引学生参与

与课程关联

与所教课程一致;与所培养的技能一致


美国弗吉尼亚州教育局( 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VDE) 的 表现性 评价 评分工具(Virginia Quality Criterion Tool for Perfom 旧 nee­ Based Assessment) , 则确定了十大准则:    (1 ) 标准/预期学习成果:表现性评价与内容标准和其他相关课程学习成果相一致。( 2) 认知要求: 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参与较长时间的高阶认知思维。( 3 ) 真实性: 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参与到与学科相关的现实问题和任务。( 4) 言语推理/解释: 表现性评价支持相关学科的语言发展和言语推理。( 5 ) 成功标准: 表现性评价包括正确、合理客观的标准, 用于评判学生的表现。( 6) 学生导向:任务提示是清晰的、与评价标准相一致的, 且任务没有任何偏见。   ( 7) 可进入性 : 表现性评价适合所有学生的参与。 ( 8 ) 可行 性: 表现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但都必须具有可行 性。 ( 9 ) 教学: 表现性评价需要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经验, 才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1 0) 教师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材料:表现性评价需要为教

师提供准确、完整而又清晰的指向,确保教师有效使用。[ 12]


美国合作教育中心 (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CE ) 提 出 表 现 性 评 价 质 歙(Qual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框架(见图

1) ' 聚焦学生学习, 将表现性评价理解为具有清晰的标准、表现期望和过程的多步骤任务,用于测评学生的迁移知识和应用复杂技能来创造或优化原创作品。[ 13]


图 1 表现性评价质量框架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质侬表现性评价系统,美国合作教育中心认为四大要素必须到位,分别为

• 123•


技术质最 ( technical qualit y) 、真实的学生学习(authentic student learn in g) 、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学习 ( teacher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领导力 和政策支持 ( leadership and policy support ) 。这四大要素 均有相应要求: (1 ) 技术质最准则包括高质量的一致性教学 、高质量的任务设计以及高质量的数据分析; ( 2) 真实的学生学习是高质最表现性评价的核心所在; ( 3) 实践共同体中的教师学习, 当教师参与到与一致性教学的专业对话中时,对评价任务设计和学生工作的分析,就会产生教师学习; ( 4) 领导力和政策支持:来自教师、家长、社区伙伴和学区官员的支持是成功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所在。[ 14] 可见, 它们是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师彼此的学习为目的,站在评价系统层面的视角,构建的高质最表现性评价系统。其中,技术质量正是体现表现性评价的质量准则。(1 ) 高质量的一致性教学:教学和评价相互交织,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也就是说,学生所需要的教学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和需求。( 2) 高质量的任务设计 : 有效的评价任务包括确定适当水平的内容和认知的复杂性,设定清晰的成功标准,确保所有学生的可进入性。( 3) 高质釐的数据分析 : 通过检测学生表现和分数数据,评分者推断出规划未来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信息。

总体来看,上述有关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的研究共同强惆了以下内容:评价应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深刻意义;评的应该是清晰的、指向高阶认知的、有价值的目标;评价的任务情境应具备真实性,且任务要求学生展示深度学习;评分规则清晰、合理、实用。同时,评价的内部要素保持一致性,评价所产生的结果具有可信度。此 外,评价还应兼顾公平性和经济性。

(二)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

尤论上述哪一种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体系, 从本质上来看,都涉及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而这也是评估表现性评价质鼠的核心所在。本研究基于前面对已有表现性评价质最框架的分析, 以及表 3 对各个表现性评价质鼠标准要素的总结,结合我国表现性评价研究和实施的现

• 124•


状,尝试性地建构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


一致性


图 2 指向学生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质量评估框架

根据前面对表现性评价的界定,表现性评价可理解为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任务,运用评价规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本框架关注表现性评价最核心的四大元素,也就是表现结果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任务的适用性以及评分规则的合理性,并且所有的表现性评价都应指向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四大元素又可以细分为十条准则,具体如下。

(1 )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们表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宗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性评价,并且是有机会深度参与自我建构或社会建构的学习,强训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作用。

( 2)  表现目标: 心表现性评价目标与课程标准一致,符合标准的内容和理念。@表现性评价目标必须深化学生对关键内容、方法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而且体现高阶认知,例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交流沟通、合作和元认知等。

( 3) 评价任务: 心任务基于真实情境或类似于真实情境;心任务要求能让学生证明其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任务具有挑战性, 但不能过于复杂或简单;@任务是公正且没有偏见的,适合所有学生;`与表现目标相一致。

( 4) 评分规则:@具 有教育意义, 能引领并

促进自我管理的学习;@清晰且维度区别明显的表现水平;叨与表现目标相一致。当然,没有最好的表现性评分规则,只有更好的表现性评分规则,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训整完善,才能实


现高质量的表现性评分规则。

作为一种尝试性的表现性评价质最框架建 构,本研究尽可能地建基于已有核心文献和研 究,以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理论逻辑。同时,为了更好地论证框架的可行性,接下来本研究进行了对某一案例的应用分析,以期为今后通过进一步的实证方法修正和完善质量框架做好准备。

三、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应用案例


此部分主要采用前面所构建的表现性评价质量分析框架,对本研究前期收集到的一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所设计并实施的表现性评价案例进行分析。[该案例来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 济》中综合探究二的课程内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全球问题的解决之道为议题,适用对象为高二学生。该表现性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嵌入教学过程中开展。

(一)背景信息

内容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全球问题的解决之道(选择性必修模块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探究二)

年级:高二课时: 3

( 二)课标对应的目标 ( 2017 年版课标 2020

年修订)

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 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

通过角色模拟,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评价我国在抗击疫情的做法,提升推理与论证的能力,增强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国家的认同。

(四)评价任务

情境: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一直对开展疫苗研发全球合作持积极态度。国家主席习近平 2020 年 9 月 22 S 在第七十五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讲话中指出,中国新冠


肺炎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 共产品, 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20 年 1 0 月 8 S,  中国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 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的加入 提升了全球力量和覆盖面,是对全球抗疫努力 的有力支持。外交部发言人 9 S 就中方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答记者问。共同社记者问:中方此时宣布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请问中方有何考量?

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拟一篇答记者问的发言提纲并依据提纲作出回应。

任务要求:

1.   请结合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的相关  道理, 拟一篇答记者问的发言提纲, 字数 200

250 字。

2.   提纲叙写需角度全面、逻辑清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作有针对性的回应。

3.   发言时语言流畅、表述规范、自信大方。

4.   写作时间5 分钟。

5.   评分规则

表 3 现场发言评分规则


等 级 3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至少运  1 个以上的 笫 二 单元《世界 多 极 化 》的相关道理,从多个角度论证问题,分  析和论证符合逻辑要求。学科专业木语  运用准确恰当

等级 2

能够较 清晰地表 达自 己的 观点能运 1 个笫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的相关道理, 从至少一个角度论证问题,论据和观点间有一定的逻辑性。能使用学科专业木语回应问题

等级]

不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理论,几乎不使用学科专

业术语回应问题


该嵌入教学的表现性评价的基本内容要素完整,包括目标、评价任务和评分规则。从学生角度阐述所要完成的评价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可对照学习与评价的具体评分规则, 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首先,评价任务结合了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任务情境真实。“新冠肺炎疫情”是发生在每位学



SHAPE \* MERGEFORMAT


CD 该 案例由南京市第一中学李显蓉、夏新宇老师设计。

• 125•


生身边的公共事件,因此,评价任务的设计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且面向所有学生,也体现了公平性和可进入性。在该评价任务中,要求学生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设计回应共同社记者关于为何此时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 划的提问并进行口头陈述,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是简单地复述教材知识,而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促发学生深度学 习。同时,任务与表现目标相一致,关注学生的高认知技能,特别是高中思政学科的关键能力: 推理与论证。此外,任务要求非常明确,包括提纲的设计、发言表达以及任务时间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强。可以说,当学生面对这一评价任务 时,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做的内容。

其次,表现目标基于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确定,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模拟"' 围绕疫苗实施计划这一主题,以小话题见大立意,考核学生对当今国际政治背景下我国外交政策的深层次的理解,这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的能力保持一致。另外,该案例采用整体式评分规则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不同表现水平,引领学生设计优质的发言稿,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评分规则进行自评和互评,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功能。评分规则中如果能再加入评价任务中对发言时的要求 语言流畅、表述规范、自信大方等,那就更能体现一致性。

可见,应用所构建的表现性评价质釐框架能够较好地分析表现性评价案例。但需要指出的 是,这样的探索性应用并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今后还需要结合更多表现性评价案例来进行训整和完善。同时,需要形成表现性评价的质最标准和评分系统,从而更为科学、有效地评估课堂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质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设计与实施表现性评价时,不能仅凭形式判断其是不是表现性评价,也不能仅看某个特征就判定好与不好。比如,是否创设了真实情境,是否让学生动手做。关键的还是要回到我们设计与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初衷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实证  检查与评价指向核心素养的高阶目标,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

• 126•


养成。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与实施表现性评价时,需要对高质最表现性评价有清晰的认知, 必须彻底避免形式化的表现性评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表现性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Darling-Hammond L, Adamson F. Beyond Basic Skills: T he Role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Achieving 21st Century Standards of Leaming [M]. California, Stanford Center for Opportunity Policy in Education, 2014: 23-29.

[ 2] 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53.

[3] Adair-Hauck B,  Glisan E W,  Keiko  K,  Swender  E B, Sandrock P. T 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P A) : Connecting Assessment to Instruction and Leaming [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 39 (3): 359-382.

[ 4] 科林 ·马什.初任教师手册[ M]. 吴刚平,何立群, 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76.

[5] Darling-Hammond L. Developing and Measuring

Higher Order Skills: Models for Stat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s [  M].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2017: 5.

[ 6] Benett Y. T he Val 吐 ty and Reliab 山 ty of Assessments and Se 廿 assessments of Work-based Leaming [ J ].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93, 18 (2): 83-94.

[ 7] Stiggins R J.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J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 Practice, 1987, 6 (3) : 33-42.

[ 8 J Linn R L, Baker E L, Dunbar S B. Complex,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Expectations and Validation Criteria [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1, 20 (8): 15-21.

[9]    Quellmalz E S. Developing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T he Missing Link [ J ]. Applied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1991, 4 (4): 319-331.

[10]   Baartman L K J, Bastiaens T J, Kirschner P A, Vleuten C P M. Evaluating Assessment Quality in 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Comparison of T wo Frameworks [J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07, 2 (2): 114-129.

[11]   Stanford Center for Assessment, Leaming  & Equ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Rubric [ EB/OL]. https, //iowacore. gov/sites/default/


files/scaleperformanceassessmentqualityrubric. pdf.

[12]   Virginia Quality Criterion T ool for Performance­ Based Assessment [ EB/ OL]. http: / / www. doe. virginia. gov/testing/local _ assessments/index. shtml.

[13]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Qual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 Guide for Schools and


匡 tricts [ M]. Boston,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2012: 6.

[14]    Brown C, Mevs P. Qual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T eac her and Student Leaming [ M]. Boston,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2012: 3-5.

(责任编辑:刘启迪)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Framework


Zhou  Wenye1 ,  Dong Zehua2

(1.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 Jing Hengyi Honors Colleg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121, China)


Abstract: A mor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Although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assess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not all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could effectively assess and promo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Developing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framework is the basis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fter reviewing the exist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criteria,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key element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and creates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ality analysis framework. T hen , this framework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ase and provid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core competency.

  •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