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 2025-08-26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吴琳 所在单位:江阴临港科创实验学校 执教时间:2025-04-11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 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重难点:


1. 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2. 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1. 单元引导

①齐读单元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句话你怎么解读呢?

2. 明确语文要素

学生自由读,教师提问:这个语文要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呢?

(1)生回答。

(2)教师引导: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 猜谜导入课题

4. 了解作者

二、 情境切入,发布任务

“写作交流大会”

亲爱的同学们:班级写作周即将举行“写作交流大会”,交流写作经验、分享写作知识,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学习任务一  美文朗读,初步感知时间

一、读课文,疏通字词

1按要求阅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1】

学习提示1

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2、学生阅读圈画。

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课文难认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确乎   空虚   涔涔   潸潸   挪移   察觉

叹息   徘徊   游思   赤裸裸

2)出示两组词语

渐渐 默默 匆匆轻轻 悄悄 伶伶俐俐

头涔涔 泪潸潸 赤裸裸 茫茫然

指名认读。

交流发现。读完第一、二组词后,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组叠词的音律美:第一组词是写时间的悄然飞逝,第二组词是写作者在面对时光流逝时内心的感慨。

4、聆听名家朗读课文。

PPT播放康辉朗读《匆匆》的视频。

听了这篇课文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感受)

小结:抒情散文,其实表达的就是作者真实的心声。因此,我们读散文,就要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展开对话,读懂作者的心声,体会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学习任务二  表达感情,探索写作密码

过渡:同学们,这单元是写作单元,我们在学习美文时不仅要会欣赏,还要去找到作家如何表达感情写好文章的,现在我们去探索作家的写作密码吧!

写作密码一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化抽象为具象

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心感受的?你发现了什么写作秘密?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学习任务,聚焦其中的一到两个语段,细细品味。(板书:写作密码)

1、按要求批注课文。【出示学习提示2】

聚焦第一自然段

思考: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是如何表达的。

批注:将自己的发现批注在旁边。

交流: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2、畅所欲言,汇报交流。

1)预设一:体会用排比” 的句式表达情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引导明确。作者通过写燕子、杨柳、桃花这些自然景物的循环往复,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相机板书:排比)

 2)预设二:感悟用对比”的方法表达情感。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①提问。世界万物仿佛是循环往复可以重来的。只有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你从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对比)

②学生自由回答,围绕感受到对时光易逝的怅然若失等回答皆可。

3、学习仿写。

出示第一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引导练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呢?让我们仿照着课文来说一说。

出示练习:

     了,有再   的时候;     了,有再   的时候;     了,有再   的时候。

4、小结方法。

作者正是这样运用排比、对比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不安,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段文字。

5、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朗读,出示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作者眼看时光流逝怅然若失的心情。 

写作密码  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

1、按要求完成任务。【出示学习提示3】

聚焦第一、四自然段

自主思考: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一读。

组内交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畅所欲言,汇报交流。

点拨一:学习“连续问句”表达情感。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①质疑。作者真的不知道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吗?那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②组织交流: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了后面这么多问题,会不会多余?

引导明确:层层递进,加强语气,强烈表达情感。(相机板书:用一连串的问句 直接表达情感)

③指导朗读:读时要紧凑,停顿间隔短。

 点拨二:再品连续发问的魅力。

这样的问句,还集中地出现在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问了几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组织交流。作者的情感是一成不变的吗,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引导体会作者焦虑、苦闷、恐慌、惆怅与不安,不甘和眷恋的情感。(相机板书:惋惜、惆怅、伤感)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朗读,出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惆怅、不安等心情。

学生有感情朗读。

3)师生合作朗读。

写作密码 选取具体事物, 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

日子的匆匆流逝,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作者朱自清的笔下,日子的流逝,却仿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我们来看看朱自清是如何做到的。

PPT呈现语段: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听读后交流:你仿佛看到日子了吗?它像什么?或者说,它长什么样?

2. 读这段话,我们的确好像能看见日子,它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它好像有腿脚,步履匆匆。那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日子这样的特点呢?

交流反馈,之后课件中标出一组关键词:过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说说有什么发现。

交流,引导发现:这组动词,从连续的几个“过去”,变成“跨过”“飞去”“闪过”,让人感到日子是那样的匆匆,逃走的速度越来越快,让人无法挽留。

3. 有人说,朱自清这篇《匆匆》,最能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就是这段话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点拨: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朱自清的生活中有,老师的生活中有没有?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活中有没有?你的生活中有没有? (观察学生反应)

是的,所有的人,只要他是个正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因此读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大家都会受到触动,都会产生同感,都会觉得这好像就是在表达我自己的感受啊!这就是朱自清写作的高明之处!他善于选取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同时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了。

聚焦第二、五自然段,发现其他写作密码

1、聚焦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

教师提出问题: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我”有怎样的表现?

预设2:我从第二自然段当中找到的相关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从“头涔涔”和“泪潸潸”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了作者面对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的慌乱。

    2聚焦第五自然段,关注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齐读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生齐读。

学生汇报。

预设1:从结构上看,这段话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预设2:从内容上看,这段话突出作者的感慨,引人深思。

学习任务三  学以致用,迁移表达技巧

仿写第三自然段

1. 出示任务:你能仿照这段话,写一写自己对时间匆匆而过的感受吗?

2. 方法点拨

日子匆匆、不可挽留。这样的感受和体会,其实每个人都有。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或场景,让你也觉得日子匆匆呢?借助思维导图,打开生活经验。

3.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将要举行“写作交流大会”,交流写作经验、分享写作知识,下面就一起开始吧!

4. 出示评价表,学生动笔写片段。

5. 写后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评价表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引导:欣赏了同学们的小练笔,我读出了大家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伤感、彷徨。大家已经初步习得了作家的写作技巧,我们来看看范例吧!

练笔示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周末我起床的时候,窗外透进几缕明媚的阳光。时间它有翅膀啊,轻轻悄悄地飞走了,我也迷迷糊糊地跟着旋转。于是——写作业的时候,时间从笔尖下过去;玩游戏的时候,时间从屏幕前过去;发呆时,便从呆滞的眼神中过去。我察觉它去得匆匆了,赶忙伸手挽留时,它又从挽留的手边溜走了;夜幕降临,我坐在书桌前,它便轻轻松松地从我头顶飞过,从书本上掠过了;等我完成作业准备休息,这算又过去了一天;我沉沉入睡,新的一天已经在我的做梦时款款而来了……

    总结方法,推荐阅读:

1.  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朱自清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直接抒发情感,吸引读者。同时,他还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表现情感,让人感觉更真实。这也正符合单元导语里所说的——“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2. 作业布置。

(1)搜集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2)推荐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春》《荷塘月色》《背影》。

板书设计:

 匆匆

散文

写作密码:一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

                     选取具体事物,具象化时间

  •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