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2025-08-26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8-26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以导图显思维 借思维促能力

——部编版五下16《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表,梳理赛马过程,明晰故事内容。

2.借对阵图、快慢图分析赛马时双方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分析田忌、齐威王人物性格特点。

3.借助思维导图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

4.“思维图”,进行类比阅读,实现能力转化和提升。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赛马时双方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借助思维导图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并进行类比阅读实现能力转化。

【教学流程】

板块一、填“赛马图”,明晰故事内容

1.借助图表,梳理赛马过程。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齐威王和田忌进行了多次赛马,最后一次的赛马结果怎么样呢?请你独立完成这次赛马的表格。请两位同学解说此次比赛。

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内填“输”或“赢”。

 

 

 

 

 

 

 

 

(2)这次比赛田忌赢了,之前他们也进行了多次比赛,结果又是如何呢?请你回顾课文内容,试着完成表格。并请两位同学解说此次比赛,

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内填“输”或“赢”。

 

 

 

 

 

 

 

 

2.讨论质疑,探究输赢原因。

1)之前的比赛田忌 O∶3 输给了齐威王,而这次的比赛田忌却以 2∶1 赢了齐威王,是什么原因使田忌实现转败为胜呢?

2)讨论引导发现∶田忌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

3)质疑∶只是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一定可以转败为胜吗?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

板块二、排“对阵图”,推演最佳策略

1.小组合作讨论∶在齐威王赛马顺序不变的情况下,田忌的马还可以有哪些出场顺序?根据对阵图,想一想,填一填。

 

参赛人员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比分

获胜方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3:0

齐威王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2

2:1

齐威王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2.小组成员展示合作成果并对“对阵图”进行解说。

 

参赛人员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比分

获胜方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3:0

齐威王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2

2:1

齐威王

田忌3

2:1

齐威王

田忌4

2:1

齐威王

田忌5

1:2

田忌

田忌6

2:1

齐威王

 

3.通过这幅对阵图的排列,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过渡∶ 一张小小的对阵图蕴藏着思维的多样性。在齐威王出场顺序不变的情况下,田忌有六种对阵的方式,而在这六种方式中又只有一种方式能够战胜齐威王。那这种方式是谁想出来的呢?

板块三、摆“快慢图”,聚焦孙膑思维

1.抓重点句,盘活思维方向

(1)请同学们默读第1、2 自然段,思考∶从之前赛马过程中孙膑看到了什么?
出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从这句话里,你可以知道孙膑想到了什么?

①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上等马快了一点。

②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中等马快了一点。

③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下等马快了一点。

2.巧万借摆马 ,实现理解迁移。

(1)请同学说出这六匹马的快慢顺序,并让学生练习语言表达。

(齐上>田上>齐中>田中>齐下>田下)

用上虽然···但是···的关联词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同等级的马相比,田忌比不上齐威王的,但是不同等级的马相比,田忌的上等马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田忌的中等马比齐威王下等马快。

(2)联系孙膑看到、想到的内容,再推测一下,他当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3)引导学生推测得出结论∶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总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能反败为胜

(4)引导学生概括孙膑的人物特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足智多谋

小结“快慢图”一摆,摆出了每匹马的实力,也摆出了孙膑的思维过程和策略。板块四、绘“鱼骨图”,品悟人物性格

1.思维追踪 ,深入解读策略。

(1)想一想∶ 这是孙膑唯一能打败齐威王的策略,这个策略是不是万无一失的?

(2)学生交流发现∶如果齐威王在第一场中看出端倪,改变后面两场的出场顺序,结果就会改变。

2.揣摩思维,体悟人物形象。

(1)孙膑和田忌料定齐威王不会换马,为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描写比赛的内容,圈出描写田忌表情的词语。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l 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l 田忌微微一笑。

l 田忌满意地笑了。

3. 根据比赛过程,和田忌的表情等,完成"鱼骨图"。

(1)

 

 

 

 

 

 

 

(2)演读体会“不动声色”“微微一笑”“满意地笑”

①采访:同学们,我想采访一下你。田将军你好,我想采访你一下,为什么第一场比赛你输了,一点都不着急?

②第二场比赛赢了,你微微一笑,你心理在想什么?

 (我觉得你此时虽然表面上只是微微一下,内心一定是哈哈大笑。比赛还有悬念吗?最后一场还有必要比吗?)

③第三场比赛结束,田忌又赢了,你终于满意地笑了,此时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我觉得你此时会想:孙膑,你太牛了!我一定要把你推荐给齐威王。)

④结合体会演一演、读一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边演边读好这几个自然段?

(3)小组合作讨论

①赢得比赛之后,田忌把孙膑引荐给了齐威王,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田忌?

②齐威王虽然在比赛中落败了,却拜孙膑为军师,从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齐威王?

2.对比思辨,重识孙膑思维。

(1)正直的田忌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贤明的齐威王也没有想到,为什么呢?

(2)讨论后引导学生体会∶像田忌、齐威王这样只用惯性思维看问题,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用孙膑的这种创造性思维看问题,有时却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3)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膑?引导学生感受孙膑的创造性思维。

板书创造性思维

 板块五、“思维图”,实现能力提升

1.小结提升。

孙膑的智慧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影响了后人。正如单元页上说——(课件出示,生齐读)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2.类比阅读,画“思维图”。

孙膑通过创造性思维帮助田忌反败为胜、以弱胜强的故事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书中还记录了孙膑帮助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以弱胜强战胜强大魏国的故事。现在,我们去读读《桂陵之战》,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体会孙膑这次战役的思维过程。(出示: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计划出兵援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牛车里,出谋划策。田忌准备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排解两方的斗殴,不能用拳脚将他们打开,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帮着打,只能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势受到阻禁,就自然化解了。现在两国攻战正酣,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老弱病残;您不如率军急袭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赵回兵救援。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给魏国国内以打击。”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前去攻打魏国。魏军果然急忙还师援救国内,在桂陵与齐国军队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3.课后延伸,用“思维图”。

下课后,同学们去找找《马陵之战》,也用上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去体会孙膑的思维过程。

【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善于观察    

      孙膑    勤于思考

足智多谋

创造性思维  

  •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