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启智
行而立学做人
惠山区小学语文和道法学科协同育人路径研讨活动
暨江阴市蔡海峰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春风拂槛,书卷含香。为助力一线教师深研教材,扎实落实课堂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开展“小学语文和道法学科协同育人路径探索研究”活动暨江阴市蔡海峰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潘淼、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孙琴芬、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副校长蔡海峰、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徐燕,江阴市蔡海峰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成员、无锡市孙琴芬名师工作室成员、“惠•鹏飞”孙琴芬项目组成员,以及各校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0课例展示(报告厅)
执教内容:语文学科《纸的发明》
执教教师:葛明珠
葛老师课堂中紧扣“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一关键句,带领学生制作一份纸的传播图、演变图和流程图,梳理纸的制作过程、传播途径和演变过程,让文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让沉寂的历史在课堂上绽放新活力。
执教内容:道法学科《我是一张纸》
执教教师:曹蓓蓓
曹老师的课堂设计“认识纸的优点”“了解古今造纸流程”“知道纸和环保的关系”三个环节,逐步递进,层层深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纸的作用巨大、制作繁琐、来之不易等特点,从而培养孩子们爱惜纸张的好习惯。
02
课例展示(智慧教室)
执教内容:语文学科《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执教教师:丁丹琳
丁老师引导学生转变成“赏画人”,创设“用文读懂一幅画”“用画读懂一段史”“用心读懂一类画”三个环节串联课堂。学生在评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画作中的古都风貌和生活场景,还学会了赏画的方法。
执教内容:道法学科《我们的公共生活》
执教教师:刘静怡
刘老师的课堂将任务与活动贯穿始终,贴近生活,以身边的公共空间为例,让学生学会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深入理解公共生活的内涵与意义,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满满。
专题讲座
课例展示结束,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潘淼带来了《大思政视域下的课堂问答分析》专题讲座。潘主任从“大思政”的育人高度,对课堂问答这一看似平常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剖析,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随后,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徐燕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从文类功能出发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要义》。徐老师的深度解读,让我们明晰了读写一体化的教学逻辑,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穿透力,带我们领略了教学设计的艺术。
最后,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蔡海峰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从国情教育功能出发的学程规划与实践》。蔡校以“国情教育功能”为轴心,重新锚定了学程规划的价值坐标,既回答了“为谁教”的根本命题,也给出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实践密码。04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无锡市孙琴芬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锡实二小党总支书记孙琴芬对活动进行总结,对全体成员的辛苦付出和与会成员的全程参与表示了感谢,并对语文与道法学科未来的新发展表达了希冀。
蒙以养正启智,行而立学做人。此次小学语文和道法学科协同育人路径探索研究活动,为老师们打开了全新的教学视野,在多元视角的碰撞与融合中,为语文和道法学科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