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纸的发明》功能性读写教学实录
学习任务发布:讲好中国故事
师:同学们好!中国有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
生: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创新智慧成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而且还应该了解。现在,我们就从“造纸术”开始,一起学习——
生:纸的发明
师: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从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生自由读书。)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了解到纸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师:这是关于“制造流程”的信息。
生:我了解到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影响了全世界。
师:这是关于“传播”的信息。
生:我了解到文字是如何书写的信息。
师:是呀,书写材料不断变化,这是关于书写材料的演变。
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了三个主要信息。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师:我们不光要知道,要了解,更要向全世界讲好这些中国故事。怎么讲呢?我们可以先做三张图。一张是“传播图”,一张是“演变图”,一张是“流程图”。
学习任务一:做一张传播图
师:先来看第一张“传播图”。关于造纸术的传播,课文中是这样说的。(出示:课文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造纸术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呢?
生: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欧洲
师:“鲜”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
师:这些地方在哪呢?我请一个同学在地图上指一指。日本在哪里呢?(生指)日本现在是一个国家。朝鲜半岛呢?(生指)它现在是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阿拉伯世界呢?是一个国家吗?
生:不是,阿拉伯世界指的是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或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国家。
师:对呀,这个范围就大多了。
师:欧洲呢?生:欧洲是世界上五大洲之一。
师:欧洲、苏州都表示的是地方,为什么欧洲的带三点水呢?(欧洲的周围都是茫茫的大海,往往和水有关,所以带三点水,“洲”字点画特别多,伸出手,一起书写一下,注意几个点的方向。
师:传播图我们做好了,谁能看着它讲好造纸术传播的故事。自己先练习一下。
生(上台指着地图):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师:发现没有,这传播还是有顺序的?
生:我发现了先是传到近的地方,再是传到远的地方。
师:由近到远
生:我发现了先是向东传播,再是向西传播。
师:自东向西
生:我还发现了,传到的地方的范围越来越大。
师: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深远。在讲故事的时候,这些信息都要讲清楚。自己再试试。(生练习。)
生:我国的造纸术先是向东传到了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再是向西到阿拉伯世界,再到整个欧洲,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师:范围不光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在讲的时候也要自豪地讲清楚。
生:我国的造纸术先是向东传到了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再是向西到阿拉伯世界,再到整个欧洲,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师:老师还查了一些资料,请看这张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造纸术的传播范围还要广,传到了大洋洲,美洲,非洲。
生:造纸术的传播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影响了很长时间。
师:是呀!造纸术的发明,一起读第一小节。
生: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师: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都应该把这些信息放到我们中国故事当中,自豪地讲给全世界听。
学习任务二:做一张演变图
师:刚刚我们通过读一段话、做一张传播图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接下来,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讲第二个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2-4小节,圈一圈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以后,分别选用了哪些书写材料?(生默读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龟甲、兽骨、青铜器。
生2:竹片和木片。
生3:帛、麻纸和纸。
师:这些书写材料常常存放在博物馆和科技馆,以后去这些地方你能认出它们吗?今天老师也把它们的复制品带过来了,你们认识吗?会排序吗?(师出示相关书写材料的板贴,让学生指认并粘贴在黑板上。)
师:你为什么这么排?
生:时间顺序,龟甲、骨兽、青铜器、竹片、木片、帛是造纸术发明之前麻纸是西汉时代的,东汉时代有了纸。
师:谁能看着这张演变图,根据时间顺序,讲好书写材料演变的故事。
生: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选取了龟甲、骨兽、青铜器、竹片、木片等来记录文字,西汉时期,祖先懂得用麻来造纸,到了东汉呢,有个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纸。
师:你看,我们抓住时间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讲,就能把这演变的故事讲清楚了。
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和发明这么多不同的书写材料呢?选择一个不就行了吗?
生:因为有些书写材料太笨重。
生:有些书写材料不方便携带。
生:……
师:原来啊,祖先发现每一种书写材料都有优缺点,你们发现了吗?再仔细地读读这段文字。
生一:龟甲、兽骨和青铜器太阅读、携带、保存不方便。
生二:竹片和木片也是。
师:不过也有优点哦。
生:它们能够长久保存。
师:帛呢?比起它们来?
生:优点是阅读、携带、保存方便,缺点是太贵。
师:麻纸呢?比起它们来?
生:麻纸比起龟甲它们阅读、携带、保存方便,比起帛书写麻烦。
师:纸呢?
生: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纸也有缺点,不容易保存。
师:每一种书写材料都有优缺点,那书写材料发展演变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生沉思。)看一下我们梳理的表格。
生:我发现了,是为了方便。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最重要地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这就是我们祖先科学创新的力量,其实现在的书写材料就藏在小小的芯片里,这个责任就落在我们每一个同学身上,我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要把我们祖先科学的探索、科学的创新放进去讲,自豪地向全世界讲述这个关于演变的中国故事。
生练习讲述(略)。
任务三:做一张流程图
师:我们还有第三个故事,做一张流程图,讲一个关于工艺的故事。谁来先读读这一段话(出示第4小节)
师:造纸术可是一门技术活。有哪些工艺呢?(生默读圈画。)
生:剪碎或切断、浸 、捣、捞、晒
师:这里有两步工艺。捞、晒,这捞和晒其实很简单啊,就是捞出来晒一晒。
生:不是的。捞的是里面的浆,晒的时候很容易晒坏。
师:别小看这一步一步工艺,它们背后都藏着关键的技术啊。这些关键工艺,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做,就是流程。我们按照顺序一步一步讲,就能把关于纸的制造流程的故事讲清楚。自己试着说一说。
生自由讲述(略)。
师:为什么说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造纸术。
生:发明是以前没有,现在才出现。
师:从无到有。改进呢?
生:造纸术在蔡伦前就已经发明了,蔡伦是做了改进。
师:改进是从有到更好。
师:这里还有一张流程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造纸术的工艺在不断改进。
师:是的,这其实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技艺的一种追求。无论怎么讲,都得记住蔡伦,因为造纸最关键的技术是蔡伦改进的。为此我们的邮票上也印有蔡伦和造纸术,你觉得把它寄到哪里更有价值?用邮票的方式再次告诉全世界:
生: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师: 今天我们知道、了解、并讲述了关于造纸术的故事,课后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讲述关于“印刷术”的故事,把中国故事传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