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星空的永恒坐标 ——读《我所认识的大先生》有感 2025-09-2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教育星空的永恒坐标

——读《我所认识的大先生》有感 

当指尖抚过《我所认识的大先生》封面上这几个大字,那些跨越半个世纪的教育箴言依然滚烫。顾明远先生笔下的46位大先生,用生命诠释了教师要做大先生的真谛。今天,重读这些教育先行者的智慧,恰似在迷雾中重拾北斗。

一、教学相长的职业启示

书中霍懋征先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焕发独特光彩。记得教授历史名人相关文学作品时,我效仿方明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设计文化名人主题餐厅环境布置文案创作活动当看到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作品时,我深刻体会到: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师播下学习的种子,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学习的嫩芽,当然这需要老师付出真心爱心耐心,更需要这种因材施教的耐心。

二、知行合一的育人智慧

邱学华先生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哲学,在课堂中展现惊人活力。高二学生编写《市场调查报告》时,我借鉴先生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先实践操作再规范文字。当学生发现调查报告因为前期问卷的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后面数据分析结果有错误时,才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然后推翻重来最后完成了合格的报告。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正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最佳诠释

三、师者情怀的薪火传承

刘佛年先生说:教育工作者要像土地那样,默默滋养万物的教诲,在职业教育中更具现实意义。在职业学校,我们坚持文化与技能并重,学生既能在文化课上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又能在实训场地上锻炼职业技能,让技术训练与人文滋养同频共振。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教师需要默默耕耘,不计成果,这正是先生所认为的教育工作者要像农民那样,不计较一时得失,只求庄稼茁壮成长的精神传承。正如先生常说的: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我们要有老农种地那样的耐心和定力。

四、教师角色的当代诠释

于漪老师让课堂充满生命力的理念,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面对世代学生,我尝将短视频脚本创作纳入教学内容,用《觉醒年代》片段讲解演讲稿写作。当看到学生们像模像样的作品时,我深切体会到:大先生们的精神遗产,正是这样在创新中得以传承。

作为一名普通的职教教师,我无法复制大先生们的教育传奇,但可以像先生期待的那样:做教育田野的守望者,以农人的耐心、匠人的执着、诗人的情怀,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培育新时代的人才。真正的教育,从来都是生命的彼此成就,是灵魂的相互唤醒,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