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从规范到通透 探寻论文写作密码 2020-03-17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从规范到通透  探寻论文写作密码

——听“科研论文写作系列讲座”有感

作为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提升尤为重要。2-3月,夏江萍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两次“科研论文写作讲座的学习。夏特为学员们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组织大家一起聆听毛新薇校长的科研论文写作系列讲座。从科研论文如何写规范到如何写通透,毛校长倾囊相授,为我们解开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密码。干货满满,学员们受益匪浅。

规范的科研论文结构、论证、案例、语言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很多时候都是被忽略的。毛校长从标题规范说起,直接、贴切、精炼、醒目、通俗、合理、多样七个词,为论文标题指明写作方向。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这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论文写作要点,毛校长在讲座中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正是这些对细节的追寻,才成就了一篇科研论文的严谨和专业,规范的论文写作正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础。

论文写规范后,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深度的科研论文?第二次讲座更是让我们对论文写作之门有了深度的叩击。有深度的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不是闭门造车,不是东拼瞎凑,更不是经验的直接述说,而是老师的一种深刻教学观的体现。

一直在说做研究型教师,那么,研究型教师是什么样子的?首先要有研究的意识,遇到教学中的现象要去研究原因、研究本质,然后才是研究策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会让教学行为变得更紧张。然后要有研究的方法。“平时零散的教学行为,必须做出整合、提炼、总结和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思想观。”澄清问题、提炼价值,理解意义,产生思想,这才是一种深入的思维方式。养成研究的习惯,形成研究的方式和策略,才是教学该有的样子。这样之后,科研论文自然呈现。论文写作不是孤立存在,应该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最终服务于教学。从阅读、实践、生成三方面入手,不断去提升科研能力,达到科研论文写作的新境界。

反思自己的论文写作过程,正如毛校长所说,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几个小时完成论文写作,缺乏情报搜集的过程,对写作内容缺乏本质的探寻,问题缺乏溯源寻根的过程,所以论文深度不够。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真实的教学现象,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取得真实的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的江阴市课题,扎实进行教学研究,收集第一手数据,运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就行数据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撰稿: 学员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