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型”教学言语活动策划
“表达型”教学,以“读进去,想开去,写出来”为言语活动核心理念,这里的读,要读“表达”,这里的写,也是“表达”,“表达”是核心语词。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要依据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来关注文本作者的表达,思考:作者是如何从原生活转化为作者的情感生活及文字,这个过程就是读懂课文。仅是读懂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策划,策划选文中作者的表达素材,通过言语活动转化为自己的言语素养,这个过程才叫学会了。可见,策划言语活动很重要,颇具专业性,也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课文写什么,我就教什么”,教学内容跟着课文跑,这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常态。王荣生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观课评教”是非常正确的。那么,如何对不同学情产生有效的教学内容呢? 一是要有课程意识,把教材当作“学”的材料;二是要发掘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于不同的学生。我们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用不同的课程观,会开发出不同的课程内容,也就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设计一:学习从不同角度表达
1.课程内容开发。
(1)通过品读感悟、合作探究,体会作者观察细致,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改变角度,尝试从不同角度表达,体会表达效果。
2.言语活动设计。
(1)读课题,猜内容。
①读课题,学写“艇"字,并明白意思。
②猜猜,课文会写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猜读法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并预测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内部言语意识的发展。
(2)通课文,理标题。
①读通课文,扫除生字障碍。重点学习“船艄”“保姆”“祷告”“纵横交错"等词语。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把内容缩成短语或词组变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小标题如:威尼斯举世闻名,小艇的特点,坐小艇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人们坐小艇参加活动,小艇给威尼斯增添魅力。aes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加小标题,学会把书读“薄”,培养学生的概括技能,长期训练,形成能力。
(3)找词语,对比读。
①学生大声朗读,并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下面句子意思的词语。
如:威尼斯是全世界出名的水上城市。(举 世闻名)威尼斯的河道很多,所以一定要用小艇。(纵横交叉)船夫驾驶技术很熟练。(操纵自如)
②对比读:如果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换一换,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读,让学生体会表达的效果。(感受用词的准确、表达的精练)
如:威尼斯是世界出名的水上城市。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设计意图]通过找词语,能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另外,把表达词语意思的句子放进原文,进行对比读,让学生体会原文表达的精练、用词的准确。
(4)换角度,试表达。
①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②假如要把这句话(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放在第4自然段的中间,如何改写?假如要把这句话放在结尾,又该如何改写?
③读下面这个自然段,并把第5自然段内容改写成用下面这种形式表达,体会表达的效果。(句子开头为“威尼斯的小艇有说不完的情趣")
例文: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 吟周敦願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
如改为:威尼斯的小艇有说不完的情趣。商人走下小艇,沿河谈生意: 青年妇女坐着小艇,高声谈笑;孩子坐着小艇,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坐着小艇,上教堂做祷告。(学生交流并体会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把教材当作例文,学生从中体会文中“如何使用概括句",再通过实践,换一个角度,改变表达方式,学生从面习得表达方法,长久训练必形成能力。
设计二:透过言语,领略等土人情
1.课程内容开发
(1)扣住文本语言,从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方面领略水城风情。
(2)有感情地朗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2.言语活动设计。
(1)读课文,在下面的片段中填入适当的词语。
威尼斯的( )举世闻名,船头和船艄向上( )起。你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里坐着商人。( )陪伴孩子们坐着小艇到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们坐着小艇去做( ),显得特别有( )
①对照课文内容,看看哪个字没有写对。
②读这个片段,看看哪个词表达了威尼斯的风情?(情趣)
[设计意图]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填写,有利于学生整体辨认词语的意思,再从具体的语境中拎出关键词,提纲挈领,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2)围绕“情趣”,体会风土人情。
①默读课文,画出体现情趣的句子。
②有感情地朗读表现情趣的段落,并说说它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表达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如,第3自然段(风景的情趣),第4自然段(驾驶的 情趣),第5自然段(人们活动的情趣)。
③有感情地朗读,从这些情趣中体味风土人情。(因水上城市而举世闻名)
[设计意图]教学中抓住“情趣”这个词,一是从情趣内容中感受威尼斯小艇给读者带来的风土人情:二是从语言中体会不同角度表达的风情,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风情。
假如你是新闻记者,你会选择哪些风景作为威尼斯的风情来写,并说出理由。
推荐举例:①威尼斯的水。理由:它建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 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②威尼斯的桥。(学生查资料并说理由)
③威尼斯的教堂。(学生查资料并说理由)
④威尼斯的戏院。(学生查资料并说理由)
⑤威尼斯的古建筑。(学生查资料并说理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言语交际,从而体现言语的功能。此活动中,学生要为不同的风景写出推荐理由,就会对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产生很大的阅读动机,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
(4)对比读课后“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
都是写威尼斯,但写的内容不一样,比较思考:写小艇表现出什么情趣?写威尼斯之夜表现出什么情趣?
[设计意图]不同的文本,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通过和课后的“阅读链接”做对比阅读,并找出不同文本中不同的威尼斯风情,让学生懂得这样表达和那样表达的目的不同之处。
简评:特级教师曾扬明的《表达型语文》,关注关注经验和智慧,通过读写一体化,实现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三力合一的“生长性”课堂。“读进去,想开去,写出来”,是“表达型”教学策划言语活动的核心理念。我的理解是,“表达型”教学策划言语活动的立足点都在“表达”,即“读表达、想表达、练表达”。“读”是基础,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诵读、研读、品读,把文本内容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读懂、读透。“想”是关键,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思考作者为什么写,是怎么写的。“写”是目标,须在习得作者表达技巧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言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考。简而言之:读,关注表达方法;想,探究表达秘妙;写,参与表达活动。
推荐理由:阅读、思考,要指向表达;习作,要在阅读中学,要向生活延伸。阅读《表达型语文》,可以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更准确的方向。因为表达型教学,追求高效的阅读,不仅能读懂文本的内容,还能习得写作的秘妙。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是为了学习表达。阅读《表达型语文》,教你以“表达”为要旨,策划有纵向联系的整体化的言语活动,逐渐走向高效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