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小欢喜 ——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2021-07-09
网站类目:工作室概况

阅读中的小欢喜

——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冯冬梅

丁立梅说:“喜欢这样一种状态:太阳很好地照着,我在走,行人在走。微笑,我们对面相见不相识。心里却萌生出浅浅的欢喜,就像相遇一棵树,相逢一朵花。”是的,读丁立梅的文字就有这样一种感觉。

起初,这书是买来推荐给孩子的。想着能与孩子有更多共鸣,某天,轻轻翻开了它,没成想,一下沦陷了,心中满满都是欢喜。

丁立梅的这本散文集,分为9辑,包含89篇小短文,每篇文章就是一个片段,讲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一朵花,一首歌,一个听来的故事都能触动她的情思。她的文字清新自然又恰到好处,可以把主人公和周围的环境说清楚,又落下空白,引得人想象连连。或许,读书的乐趣就在此吧!

初读,便发现这是一本治愈心灵的好书。《与自己和解》让我们重新审视工作和生活: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载的极限和底线,绷得过紧,势必断弦;《爱与哀愁》告诉我们无论是爱物,还是爱人都要有节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出,太多的爱不是爱,而是巨大的伤害;《不辜负》让我们知道:活着的最好态度,原不是马不停蹄一路飞奔,而是不辜负。不辜负身边每一场花开,不辜负身边一点一滴的拥有,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每时,每刻。《让梦想拐个弯》则劝慰那些盲目执著的人:学会认知自我,懂得放手,让梦想拐个弯。我想丁立梅一定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女子,她用最积极的文字吸引我们去驻足,去欣赏,去感受,去爱……呵,突然你就发现,所有的困苦、阴霾不过尔尔,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深入读,又发现这是一本启发写作的好书。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对丁立梅的语言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细细翻阅,竟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她喜欢先讲故事后说理。这些故事往往来自于生活,或亲眼所见的,或身边发生,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带出她的观点,议论抒情水到渠成,直抵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她擅长环境描写。“这些老房子蜷缩在几幢高楼后,终年难得见阳光。屋顶瓦片上,爬满了岁月的绿苔。乡下的草,也跑来凑热闹,一簇簇的狗尾巴草,聚集在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早已斑驳得不成样了,露大块大块难看的伤疤。”这是对少有人光顾的老宿舍的描写,悠闲之中透着无人问津的悲凉;“村庄安静,石头垒的篱笆墙上,牵一些扁豆花,紫蝴蝶一样。墙根处,开满波斯菊,活活泼泼地占尽绚烂,红红,黄黄。夕阳远远地抛过来,石自在,花自在。”这是对辽宁乡下的描写,字字句句透着生命的自在;“老式小区,居住简陋。小径两旁,多的是撂空的地方,少有人管理,任由杂草啥的胡乱长着,这儿牵一丛野葛藤,那儿趴一堆婆婆纳。唯有老人的屋后,四季明艳,色彩缤纷。”这是《老人与花》中的描写,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老人爱花、护花的形象……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句子,眼前总情不自禁地铺陈出画面来,静静的,暖暖的……

她亦善用动词。如“夕阳远远地抛过来”,一个“抛”字顿时让夕阳有了生命,它调皮地将余晖洒下,想洒何处就洒何处,何其自在!如“这儿牵一丛野葛藤,那儿趴一堆婆婆纳”中一“牵”一“趴”既写出了两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又把它们随意生长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还有“那香气,已染得满指皆是”“那香,那甜,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填满”“她小小的心,在那一刻,涨满疼痛”……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总是惊羡得挪不开眼。于是忍不住将精彩文段写成字样,供学生练习、背诵。

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致语文教师》中说道:作文教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功夫练起。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能够精选范文,提炼规律,指导到位。范文的重要作用在于显现形式、表达模式、突现规律。我想丁立梅的这些文章就是好的范文,细细挑选,让学生模仿,不失为一种启发写作的好方法。

能在阅读中逢着这样的发现,真真叫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