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美好的线上相聚
——夏江萍名师工作室“交际情境下的习作教学”线上研讨活动小记
5月9日下午,夏江萍名师工作室“交际情境下的习作教学”线上研讨活动成功举行。“组块教学”创始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老师,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室主任夏江萍老师,组块教学导师团的导师以及组块教学第五期研修班的学员们共聚线上研讨活动,共飨云上知识盛宴。
一、美好初现:学员代表评议课
研讨会伊始,“组块教学”名师工作室学员代表:胡婷、刘敏瑜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大自然的小问号》、《我的奇思妙想》两节链接交际情下的习作教学课进行了评课、议课。胡婷老师从“教学评一致的关注与落实”“助学资源贴合的设计与应用”以及“交际情境用心的创设与实践”三个角度对曹晓英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小问号》一课进行了深入剖析,她认为曹老师的课看见了儿童,在叩问大自然中透着活泼泼的童趣,流露着美好童真。刘敏瑜老师则从“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油然而生的创作兴趣”“交际情境让表达成为由衷之言的自然抒发”以及“交际情境让仿创实现由此及彼的方法迁移”三个方面对许倩茹老师执教的《我的奇思妙想》一课进行了听课分享,她认为许老师的课通过“奇思妙想发明大赛”的习作情境创设,激发了儿童的习作热情,如此在习作课堂中创设交际情境,能够让写作更加真实,更富有情感。
二、美好升华:薛特作习作指导
紧接着,“组块教学”创始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老师便针对三节交际语境下的习作课进行了高屋建瓴地评价与指导。薛特认为曹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小问号》一课好在一个“活”字,课堂的素材来源于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整节课激活了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写话时语句鲜活。评课最后,薛特还对曹老师的课提出了两点建议,他认为:提问的出发点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还是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教师心中要有所区分。此外,交际语境一定要有他人的反应,学生提出问题以后,他人怎么对待,怎么回答提出的问题?要有所呈现。在评议许老师执教的《我的奇思妙想》一课时,薛特首先肯定了习作课的范例指导,认为正是由于老师的范例引得好,才有了学生好的习作生成。接着,薛特又针对本节课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基于交际语境下的习作教学背景,本节课在交际性上还要有所强化,让习作的交际特点更突出。其次,习作评价要从学生的逻辑链条出发,关注交际对象即超级防护服使用对象的评价。在评议陆老师的《带你游历大运河》一课时,薛特首先肯定本节课交际情境的真实,认为江阴新疆小朋友的连线活动非常好,基于了最真实的生活情境。最后,薛特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习作要求可以更加细化、更加接地气;课堂最后可以增加公众号进行交流反馈,让课堂的情境感更完整。
评课结束,薛特还从三节习作课出发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交际语境下的习作课”教学实践原则微讲座,薛特认为在交际语境下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的原则主要包括:第一个原则:从动机到目的,交际写作首先要有真实的情境来激发我们学生的写作动机。第二个原则:从内容到形式。无论是实用性写作,文学性写作还是思辨性写作,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思想内容。第三个原则,从模仿到创造,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仿造范例,善于引入。第四个原则,从支配到支持。交际语境下的习作教学,教师更多的应是给予学生支持,而不是支配,不能牵着学生。最后,薛特还从新近颁布的新课标出发为“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之后的研究指名了方向。
三、美好于心:学员代表谈感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本身就散发着让人迷恋的美,针对本次“交际情境下的习作教学”线上研讨学习活动,学员们历经着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不断采撷着智慧的雨露芬芳。
四、美好期待:夏特作活动总结
一个半小时的活动虽然短暂,却给“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的全体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饕餮,让每位学员都沉浸其中。活动最后,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室主任夏江萍老师对“交际情境下的习作教学”线上研讨活动进行了活动总结。夏特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感动,这份感动来源于一声问候,这是薛特对身处疫情之中的江阴小语人送来的一份关心与关爱;这份感动还源于一次邀约,感动薛特百忙之中还能够参加“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的线上研讨活动;这份感动还源于一次深入的观察,感动于薛特对于三节习作课所作的深入分析。之后,夏特又汇报了“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的学员们基于“交际情境下的习作教学”的三阶段学习路径。最后,夏特还对江阴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明晰并寄语全体学员能够在薛特这道光的指引下,让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研究更为精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