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功能性读写教学实录
学习任务一:品读诗中梅
师:同学们,去过故宫博物馆吗?在我们国家的故宫博物馆书画区有这样一幅作品,看,这是什么?
生:一幅梅花画。
师:这是一幅画,画上面有梅花,还有什么?
生:画上面还有诗。
师:是的,还有诗。看,画的是梅花,题的是诗,这就叫题画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欣赏题画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来读好它——
生:《墨梅》元 王冕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王冕的诗,题画诗的第一步就是会读诗。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来比谁读得准,谁愿意来试试。你来
生:(生读墨梅)
师:第一句树的读音有误,你再来试试。(生读)
师:还有谁来读读看,比他读的准。
生:(生读墨梅)
师:字正腔圆,读得真准。诗除了读得准,还要读得快。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来读这首墨梅,看看你能读完几遍,开始。
生:(生自由读)
师:时间到,你读了几遍?
生:三遍。
师:稍稍有点慢哦,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师:比他快,你呢?
生:十九遍。
师:你读了十九遍,那你一定读得非常流利。你呢?
生:十一遍。
师:也很厉害啊,有没有更多的?你说。
生:三十五遍。
师:哇,那你读这首墨梅应该是相当流利,熟记于心了。
师:那么这首诗除了读得准和快,最重要的是要读得美。想要读美这首诗,你知道要注意什么吗?你说说看。
生:要注意停顿。
师:是的,注意停顿,长短交错。还有吗?你说
生:声断气连。
师:你掌握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厉害。老师来读读看,好吗?
生:好。
师:(范读)。谁来跟我比比,比我读得美。你来试试。
生:(生读)
师:嗯,声断气连,有点韵味了,请坐。谁来跟她比比,比她读得还美。请你试试。
生:(生读)
师:读得真美,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好这首诗。
生:(齐读)
学习任务二:欣赏画中梅
师:同学们,题画诗除了要会读诗,还要会赏画。来,看看这幅《墨梅图》上的梅花,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你来说。
生:它的颜色很淡。
师:嗯,颜色淡,书上是怎么说的呀?
生: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是的,淡墨是它的特点,还有吗?你说。
生:花瓣很多。
生:花瓣的末端有一些黑。
师:这就是淡墨色。还有吗?
生:和普通的梅花颜色不一样。
师:观察的很仔细。画上有树枝有花瓣,一树一枝就是梅花,而且它和别的梅花颜色不一样,是——
生:淡墨色。
师: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淡墨色是一种浅灰色,带有一点墨色的色调。它类似于稀释后的墨汁颜色,介于灰色和黑色之间,但比纯黑色更柔和、更浅。有没有概念了呢?
生:有。
师:现在我们跟随美术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去看看(播放关于五色墨的视频)。
师:书上王冕画的是第几种墨?
生:第四种,淡墨。
师:是啊,所以说画家用墨是有讲究的。想不想欣赏下用淡墨画出来的梅花是怎样的情景?
生:想。
师:(继续播放视频)。
师:你觉得用淡墨画出的梅花是什么感觉?
生:有生机。
生:古朴优雅
师:这两个词用的非常好。
生:清雅。
生:清新脱俗。
师:讲的很好,这些都是淡墨画出的梅花的特点。想一想,如果用浓墨来画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这样颜色深了,梅花清雅的这些特点就体现不出来了。
师:讲的不错,奖励你读好这句诗:
生: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我们一起来美美的、淡淡地读读这句诗——
生: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学习任务三:感受心中梅
师:读了诗,赏了画,其实诗人王冕最想写的是心中的梅花。哪两句是他心中的梅花?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你知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要别人夸自己的梅花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飘满人间。
师:是的,王冕不希望别人夸赞梅花的“好颜色”,只想要把梅花的清气留在人间。诗中的“清气”指的就是
生:梅花的香味。
师:那老师要问,梅花的香味和其他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生:它的香味比其他花的更淡
师:没错,浓度不一样,梅花香味更淡雅。还有吗?
生:其他花在冬天都枯萎了,只有梅花还在开放。
师:是啊,冬天只有梅花还在开,它的香气是经历严寒才得到的,散发的是清香。
师:你看,梅花是不畏严寒的,读: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师:梅花是顽强不屈的,我们再读:
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师:梅花还是坚贞高洁的。
生: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师:王冕想要梅花留下的就是这样的“清气”。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王冕最要写的是他自己。你们知道吗?在题画诗旁边,尝尝会有诗人的生平介绍,自己读读看,看看你对王冕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谁来说说看,你对诗人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苦读成才,一生清贫:不怕苦,勤奋好学。
生:王冕曾被举荐为“翰林院官职”,但他不愿每日在权贵门下做奴仆。晚年隐居会稽九里山,自建茅屋“梅花屋”,以卖画为生。
师:是啊,王冕被举荐做官,但是他拒绝了,反而隐居山林。这样的王冕正是淡泊名利的。还有什么认识?
生:同情普通人。
师:哪里能看出来?
生:他的诗作批判权贵奢靡与百姓疾苦。揭露了盐民被官府压榨的惨状,直指官吏贪腐,同情底层民众。
师:也就是说王冕作诗来批判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同情底层百姓。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还有哪些认识?
生:王冕成名后,常有官吏求画,但他“遇俗客则白眼相看”,甚至闭门不纳。不为五斗米折腰。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啊?他的画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还要看买画的人是不是真的懂画,是不是和他一样有着一身骨气。
师:所以说,王冕写的这首墨梅,诗中的淡不仅仅是梅花的淡雅,更是王冕淡泊名利的写照。清气也不仅仅是梅花的“清气”,更是王冕想要留下的一身正气。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一起来读好王冕心中的梅花——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同学们,《墨梅》这首诗就学完了。读题画诗,一定能读到一首诗,一定会读到一幅画,更重要的是从诗和画中去读到一个人。
学习任务四:《竹石》迁移运用
师:这里又有一幅画《竹石》,我们要读出三个《竹石》,分别是——
生:诗中竹 画中竹 心中竹
师:请大家用今天学习《墨梅》的方法自学《竹石》,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等会请小组来汇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诗人郑燮的资料作参考。
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给我们汇报?请你们组。
生:我读诗中竹(读诗)
生:我汇报画中竹。你们看,画中的竹子是那么挺拔高大,它长在恶劣的石缝中,却依旧那么顽强挺拔。
师:很厉害,你关注到的竹子的生长环境。
生:我汇报心中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作者心中的竹子是顽强不屈的,富有生命力。就像诗人郑燮早年参加科举失败,经历亲人去世,内心依旧不放弃。
师:是啊,经历这一次次失败,诗人有没有放弃?
生:没有。
师:和这竹子一样顽强生长。掌声送给他们小组,还有哪组来交流?
生:我读诗中竹(读诗)
生:我汇报画中竹。画中的竹子长在很恶劣的地方,却依旧高大挺拔,说明它的高大挺拔,很坚强。
师:是啊,竹子和石头融为一体,竹子挺拔,石头雄伟。
生;我汇报心中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借竹石的高大挺拔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早年他参加科举,又历经多次失败,直到44岁考中进士。中进士后,郑板桥被任命为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但因性格刚直,得罪权贵,最终辞官归隐。
师:你们看诗人的经历,坎坷吗?
生:坎坷。
师:早年生活很困难,仕途经历也坎坷。但是郑燮为官清正,遇到千磨万击他依旧有一颗善良的、不放弃的心。就像——
生:竹子一样。
师:你们读懂了诗人,掌声。最后请一组交流。
生:读诗中竹(读诗)
生:我来汇报画中竹,我从这幅画中看到竹子在石头中生长,不怕环境的恶劣,依旧坚韧不拔。
生:我来汇报心中竹,郑燮就像他诗中写的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还是坚韧不拔的,童年时家境贫寒经历多次亲人去世的打击。早年参加科举,又历经多次失败,但是他不放弃,最后成功。晚年时,郑燮很清贫,但是他有着可贵的精神,他坚持从事书画创作。
师:掌声送给他们小组,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读懂了像竹子一样坚韧不屈,有着顽强精神的郑燮的内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题画诗,一首是——
生:《墨梅》
师:一首是——
生:《竹石》
师:相信以后你们有机会去到博物馆,看到这些书画作品,看到题画诗,一定能知道如何欣赏了吧。题画诗中还有一样东西也可以去欣赏,那就是书法,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了解下这两首诗中的书法。自己也可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想想你最理想的是哪一种物,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品格。课后完成吧。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