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功能性读写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工作室 蔡海峰
学习任务一:记得住
师:同学们,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男子汉?
[教师板书:男子汉。
生1:有人被欺负,勇于站起来保护。
生2:排队时懂得谦让。
生3:敢于挑战。
生4:说话算数的。
…… ……
师:我们对男子汉评价的标准往往就看他做了什么事,身上有怎样的品质。
[教师板书:品质,事情。
师:每个人对男子汉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人说我们家也有个男子汉,这个人是谁呢?
[出示王安忆的图片。
生:王安忆
师:他有什么身份?
[出示:出生于江苏南京,现居上海,中国当代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生:作家。
师:作家用什么来证明他们家有个男子汉。
生:写文章。
师:对,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文章,一起读题目。
[教师板书:我们家的。
生:我们家的男子汉。
师:作者家里的男子汉是谁?谁来读一读?
[出示:我们家里有一个男子汉,那是姐姐的孩子。姐姐生下他后,就和姐夫到安徽去了,把他留在家中由我们来照看。
生读:我们家里有一个男子汉,那是姐姐的孩子。姐姐生下他后,就和姐夫到安徽去了,把他留在家中由我们来照看。
师: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是谁?
生:姐姐家的孩子。
师:简单点,是谁?
生:小外甥。
师:对,一个四岁大的小外甥。这么大的孩子我们一般叫小屁孩,但是王安忆却说他是个男子汉,并在文章中用很多事情来证明他就是一个男子汉。
师:这篇文章尤其长,事情尤其多。接下来,怎么学习它呢?来做第一件事情,一起读。
[出示:记得住
生:记得住。
师:比一比谁能把这么多事情记全了。这里有一件事,快速默读,什么事情?
[出示:“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生:他吃饭很爽气。
师:就是什么都要吃。他写的事情我们用自己简短的话把他记住,这个就叫记得住。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打开课本快速读,像刚才这样要记得住,看看你都记住了哪些事情。
[学生自读2分钟。
师:谁找到一件的举手,两件的举手,三件的举手……超过六件的举手?
[学生根据自己记住的事情举手回应。
师:现在我来检验一下。
生1:他想去少林寺又放不下吃;他要自己去买东西;他接受了去幼儿园的现实;他勇敢地爬上了回家的火车。
师:奖励你把这四件事贴上去。谁有补充?
生2:他为了活着尝试吃青菜;他不愿意让人牵手;他自己一个人用空瓶去门口小店换汽水。
师:也奖励你贴上去。继续补充。
生3:他为了吃小笼包等了足足三刻钟。
生4:他为了吃东西可以淋雨。
[教师请学生将记住的关于男子汉的事情贴在黑板上。
师:一共有十一件事情,最高纪录是记住六件。在我们班有一个同学都记住了,你猜他是怎么记的?
生:看小标题。
[教师板书:小标题。
师:小标题怎么会帮助他记住这么多事情的呢?
生:小标题可以帮助归类记忆。
[请学生上去按颜色将事情归类。
师:归类记,先记吃的,再记独立,再记生活。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记,有谁发现?
生1:按照成长的时间顺序。
生2:这些事记录他越来越像一个男子汉。
师:是的,归类记还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归类之后的这一件件事情到底怎么排呢!小组讨论,我请三个同学来排。其他同学边讨论边把这些事情记在脑子里。
[请学生上去按文章记叙的顺序排列事情。
师:老师有个疑问,说他男子汉,他什么都要吃,明明是小屁孩小吃货,和他男子汉有关系吗?
生:这个年纪的小孩什么都吃,保持营养均衡,所以是男子汉。
师:有道理,那为什么放不下吃的?
生:吃是他的爱好,他宁愿放弃喜欢的东西,也想去少林寺。
师:其实他是在做人生中的一道题,什么题?
生:选择题。
师:有没有发现,不仅三个小标题之间在写小男孩越来越像个男子汉,其实每一个小标题中的每一件事也是这么写的。
[学生若有所悟。
师:现在知道把事情记得全的秘密了吗?
生:十一件事分了三个方面,可以用三个小标题来归类记。
师:对,根据小标题读文章,记内容。
生:这十一件事情,表现小男孩越来越像男子汉。
师:是的,发现了事情之间的关联来记,才能真正记得全,记得久。
师:我们一起来利用小标题记一下。王安忆说,我们家有个男子汉,他对食物的兴趣很有意思,他……
生:什么都要吃、为活着吃青菜、专心吃大拇指、为吃的编谜语、专心等吃小笼包、他想去少林寺又放不下吃的。
师:他对独立的要求也很有意思,他……
生:不愿让人牵手、他要自己买东西、他自己拿空瓶换橘子水。
师: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也很有意思,他……
生:接受去幼儿园的现实、他勇敢地爬上回家的火车。
师:十一件事情都记住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比刚才进步的请举手。
[学生全部举手。
师:你们看,学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记得住。以后读到类似文章,尤其是有许多事情,我们要根据小标题去读去记。你们刚才所读所记的方法,也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开始前头脑里构思的内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学习任务二:换得出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小标题,读着别人的小标题,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写我们读出来的小标题,接下来,我们来做第二件事情。
[出示:换得出。
生:换得出,标题,比比谁换的妙。
师:小标题怎么换呢?比如我们可以圈划重点词,换得更简洁。用表现男子汉气质的词语来作为小标题。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小标题基础上选取最核心的词,谁来试试看。
生1:第一部分可以换成兴趣。
生2:第二部分可以换成独立。
生3:第三部分可以换成沉着。
师:独立也好,沉着也好,都是在写他的什么?
生:品质。
师:当这样的小标题一出现,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看到题目就想到男子汉的品质。
师:我们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小标题?
生:是用人物加行为的标题。
师:其实就是用故事情节,也就是事情作为小标题。那这篇文章我们也能这么换。第一部分写什么?我们可以找到这些事情的共同点。
生:他是个小吃货。
师:第二部分写什么?
生:他要自己买东西。
师:第三部分呢?
生:他勇敢地爬上车窗。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合并的方式,如果在黑板上的事情中选择,你会选什么?
生1:第一部分选他想去少林寺却放不下吃的。
生2:第二部分选他自己拿空瓶换橘子水。
生3:第三部分选他勇敢地爬上回家的火车。
师:这些都能看出他男子汉的品质,如果刚才换的是品质作为内容的小标题,就能一下子看出男子汉的品质。如果换成事件,一下子就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写了男子汉的什么事情。
师:但是无论怎么换,有一样东西不能变,是什么?
生:要体现他是个男子汉。
师:那除了这两种方法,还可以怎么换小标题呢?
生:像《小英雄雨来》的原文一样,还可以用人物的语言替换小标题。
师:我们来换换看,第一部分和吃饭有关,小外甥说了哪些话?自己找一找。
生1:用肉汤拌饭可以吗?
生2: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师:一起读一读,这是在干什么?
生:做选择。
师:选哪一句好?我们也要学会做选择。
生:我觉得都可以,两句话都在说他在尝试放弃吃好吃的。
师:有道理,不管选哪一句,都在说他做选择,是个男子汉。第二部分小外甥又说了哪些话?
生1:不要,不要,我自己说。
生2:你不要讲话啊。
生3:你回去,你回去嘛。
生4:“阿姨,买,买,买……”
师:哪一句肯定不选?
生:阿姨,买买买。
师:哪一句最好?
生1:我选你回去,你回去嘛。因为前面想一个人说,后面是一个人做。一个人做比一个人说更能让人觉得小外甥是个男子汉。
生2:我选你不要讲话啊。因为他想通过自己来说,买到橘子水,体现他的独立。
师:你们两位同学互相说服对方。谁想来帮忙。
生3:第四句更好,这句话既是自己说话,也进行了行动,语言和行动,更体现独立的特点。
师:听明白了吗?其实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讨论和体会的过程。第三部分呢?
生1:不喜欢。
生2: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
生3:我怎么办呢?
师:选哪一句?
[学生有些茫然。
师:这三句话很难,当他说不喜欢的时候,是真不喜欢,还是假不喜欢。
生:真不喜欢。
师:他有没有面对这种不喜欢?
生:有,勇于面对。
师:你看,换成了人物的语言作为小标题,读一读。
生:用肉汤拌饭可以吗? 你回去,你回去嘛。不喜欢。
师:这些语言都能表现他是个男子汉,读者读了这样的小标题,有什么感觉?
生1:读者读了会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决定,为什么会这样说?
生2:吸引读者的兴趣。
生3:仿佛这个小家伙就在我们的眼前。
师:有没有第四种方法写小标题?
生:人物的动作。
师:这么多事情,老师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手部的动作很有意思,一起来看看。
[出示:当实在不能再吃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的十分专心,以至前面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师:怎么换?
生:他吃大拇指。
师:继续。
[出示: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师:哪个动词?
生:挣扎,像一条活鱼。
师:连起来说。
生:像活鱼一样的手在挣扎。
师:第三部分。
[出示:他勇猛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蹿进了车厢,淹没在拥挤的人群里了。
生:勇敢地抓住窗框。
师:我们一起做做小男孩手的动作。
[师带领学生边做边回忆以动作为内容的三个小标题。
师:发现什么秘密了?
生1:手的力气越来越大。
生2:抓的地方越来越远,越来越像一个男子汉。
师:变得是小标题,不变的是男子汉的品质。除了动作,还有可能是——
生:神态、想法……
师:其实换小标题,在换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对课文更深的理解,不断地认识王安忆家男子汉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看得见
师:读着读着,我们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句话,一齐读。(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
师:看见什么了?
生:看见成长。
师:对,这就叫看得见。
[出示:看得见。
师:看见什么在成长?
生1:身体。
生2:力气
生3:智慧。
生4:性格。
生5:性别。
师:性别怎么看得见?
生:一开始是个小男孩,慢慢长成小男人,又长成男子汉。
师:这就是性别在长。女孩子性别也会长。
生:女孩子也能成为男子汉。
师:对,因为男子汉的内涵就是成长。
师:看见王安忆家男子汉的成长的还不算,更厉害的看见谁的成长?
生:自己。
师:你觉得自己是不是男子汉?你有没有回忆起自己的很多关于男子汉的事情呢?
生:有。
师:我们可以学习王安忆把这些事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关于自己是个男子汉的事情更多。
师:这么多的事怎么写?
生:可以借标题归类,事情之间要有关联,越到后面越体现成长。
生:小标题可以用事情、语言、动作等来写。
师:期待看见大家的每一次成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