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
冉刘安
们处在一个剧烈变化和崇尚创新的时代,教育作为人们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实现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以培育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是“项目化学习”产生源动 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以课改目标为基础去思考项目化学习 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它为进一步解决学生创新实践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项目化学习,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何为项目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为何”。项目化学习是指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过程和方 法,体现了学习的高阶思维;项目化学习的目的指向的是核 心知识的再建构。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以有意义 的创造性活动,代替机械的识记、背诵;以互动的人际交流 方式,取代传统的单一化授课方式;以多元智能的发展,打 破单一学科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将以《将相和》为主要案例,创设真实情境,从学生实际的阅读需求出发,深入展开关于虚拟情境项目“穿越”讨论。
一、科学家一样探究
探究是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主要环节,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探究可能是充满趣味的过程,也可能是单一枯 燥的讲解。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分为课 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要求让学生将学过知识进行整合,以系 统化的思维方式来对课文的结构、人物等方面展开探究;课外 要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影视剧,来尝试着提取有效而关 键的信息,从而在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创新。
与这些历史人物说些什么?”,从而为学生深入设计语言交流奠定基础。
二、艺术家一样设计
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与大众之间根本区别在于创新性, 不管是创造新的理念,还是对旧知识的重新建构,都彰显出 强大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小学生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内容进行创新型设计,展开头脑风暴,从而实现对项目的深入把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体到“穿越”项目中,学生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比如,以《将相和》为例,学生可以将文章中的三个小故事与“围魏救赵”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并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充分交流和思考,并画出相应的人物关 系图,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雨变 幻。另外,我还会让学生自主设计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次每对个历史时期的人物的“访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掌握设计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 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演说家一样报告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无疑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创新语 言表达方式项目化学习的显著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教师要通过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平台, 通过趣味的语言活动,丰富了学生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到“穿越”项目中,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展开。首先,我会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用自己的话生动的 描述出来,并有机串联历史事件,比如,有的学生以“说评书”的方式在课堂上生动的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以 此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之后,再让学生以情境 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展示故事内容,比如,准备好道具,让三 个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赵王,廉颇和蔺相如,展开人物对话,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思维活跃、 语言活泼,充满飞扬的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在此次项目展示中,不仅充分考验了学生的
语文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从教学成果来看, 项目化学习的积极意义凸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项目化学习的优势,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 习体验,从而保证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落实。
简评: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应用是教育为应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变革,而 项目化学习则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教学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项目化学习方 式,如何将原本的知识教学转换成做项目、转换成真实问题的解决,俨然成 为项目化学习助力新课改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