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夏雪梅
序: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什么?
一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价值观作为灵魂
(项目化学习是为了心智的自由)
二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要基于理智传统,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三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指向我们的教育短板
纲要: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一、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
关键词: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
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
核心知识 驱动性问题 高阶认知 学习实践 公开成果 全程评价
三、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阅读感受:
对于理论化的内容,我一直是敬而远之,最近,因课题组需要学习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项目化学习”,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仿佛是在山里隐居了多年的人,不知今夕是何年——“项目化学习”,这个从未见过的词语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好像一点都不明白它的意思。因此我搜集,查阅了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特别是夏雪梅所著《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让我对项目化学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项目化学习,近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热词”。上海的教育学者和校长们从2016年开始已经默默探索起了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化学习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强调真实情境、复杂问题、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完成、成果导向及评价跟进。采取项目化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为主题进行教学。
项目化学习强调了学习形式的合作性与多样性。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资源可以利用网络、书籍、学习资源库、实践活动等多种认知形式和工具获取,学习过程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实践活动等完成。多层次、多角度、合作化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我想到了很多年前,我参与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当时,学生们确实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开展一些学习、探究活动,但是和现在的项目化学习比起来,项目化学习更综合,更真实。
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将学习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项目化学习要学生学的是核心知识。它指向学科本质或促进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关键概念与能力,最终是要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建构。知识的再建构最重要的表现是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产生新知识,并且要在行动中做出来,运用周围的各种知识和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解决问题后,同时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连串的新名词扑面而来,“项目化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我这个有着二十五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彷徨了,今后我还会教书吗?
“项目化学习最需要改变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项目化学习要求教师本身进行3个方面的“大变革”——一是提问能力,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爱提问、会提问的人,‘老师过去拿本书照着往下教,这样不行了’;二是教研形式变革,教师历来是‘师傅带徒弟’式培训,一些教师比较‘短视’,只看到眼前每节课的知识点,却并未注意如何培养人;三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师未来可能不是只能教一门学科的老师,而应成为一个具备多项交叉学科能力的人。”……
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初步感知,让我体会到了,项目化学习如果能够真正落实下去,对于学生的来说,是真正的“授之以渔”。但对于我们这些思想陈旧、固步自封的“老教师”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一项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学习,不提升,终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