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锚定要素,优化任务群设计(系列活动三) 2022-03-30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锚定要素,优化任务群设计(系列活动三)

——夏江萍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 329江阴市夏江萍名师工作室走进敔山湾实验学校,围绕“锚定要素,优化任务群设计”这个主题,开展送教下乡暨第三轮磨课展示活动。

聚焦课堂,精彩展示

敔山湾实验学校的冯冬梅老师首先带来了一堂二年级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篇以自然科学为题的儿童诗。冯老师根据文体特点,围绕创编《荒野探路指南》这一任务情境,分设了五个小任务:积累、发现、美读、创编、写字。这五个任务层层深入,抓住语文要素,立足学生学情,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城西中心小学的李秋云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一篇小古文《自相矛盾》。李老师以热身游戏——看图猜故事,开始课堂教学,课堂主要围绕三个学习任务展开:(1)朗读课文,正音解义(2)借助导图,倒推原因(3)联系生活,讲述矛盾。李老师的任务设定,给学生搭建了学习小古文的支架,以任务习得方法,以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读寓言,悟道理。


思维碰撞,以研促教

两堂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工作室成员要塞实小徐萍副校长组织大家开展评课活动。工作室学员们和敔山湾小语老师们积极参与其中。


峭岐实小倪月香老师评课:冯老师的课堂灵动,以十分亲切的姿态一步步贴近学生,带领学生在课堂深处漫溯。课堂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冯老师的用心良苦:情境任务的创设、板书设计、生字的教学,并提出了建议:有些环节可以精简一些,如让学生辨别北极星的环节;课文朗读顺序还需梳理。


敔山湾王凤琴老师评课:冯老师的课堂可以用三个字来小结:情、悟、憾。冯老师的课堂导入选取学生们喜欢的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冯老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一点遗憾的是诗歌的教学的美感少了一点,诗歌的有趣还要多通过学生的朗读来呈现。


要塞实小刘敏瑜教导用三个词来评价李老师的课堂:层次、情趣、智慧。课堂的大环节和小细节都能听出层次,让学生渐入佳境。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李老师通过评价、引导、指点,推波助澜,让学生越学带劲,越嚼越有味。老师有智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故事转述和续编,让学生成为故事的参与者。故事的讲述者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挑战也在不断的升级。最后到生活当中去知晓真实的矛盾,学生也是非常有智慧。建议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体悟,融入课堂会更精彩。


山观实小方惠燕教导评课:李老师的课用设计感展现了故事的乐趣。整堂课的教学就是一个故事,李老师营造了一个故事的大情境,用言语形式引领师生沉浸在了故事中。课堂上的多层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文言的情趣。议论说理的味道还需要读好。从任务群窥得思维的意趣,从教内容教知识转变为了教思维教策略。方教导还提出了思维上的不足之处。


敔山湾徐晓伟老师评课:李老师的课堂可以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课堂板块清晰,内容适切,任务落实巧妙,关注了单元语文要素。课堂上字词教学时,字词教学很巧妙,理解意思方法多样。指导朗读很有方法,用夸张衬托的方式,让学生的朗读更上一个台阶。用思维导图给学生搭建了支架。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的话,在教学时李老师可以再多关注一下学生的回答。


导师引领,精准施策

导师夏江萍充分肯定了两堂课,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夏特提出课堂一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入境,二要安排适合文体的语文任务,三是关注学生有没有完成既定任务,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生长高度。夏特还提醒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理清思维;教师要注重语言积淀,评价语要有高度;课堂上师生要融为一体;关注课件的精致。


最后蔡海峰校长和季勇校长针对两堂课的细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磨课、赛课经验。


本次的教研活动,宛如一阵春风,让每个学员对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如何优化任务群的设计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在交流探讨中,更新观念,积极转型。

撰稿:冯冬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