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是落实写话的前提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 对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梳理教材特点,是写话教学的根本
统编教材每单元、每课都含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均衡递进。统编教材单元的编排,通过讲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语文要素,紧扣课后习题或写话训练,巩固落实语文要素,通过语文园地的写话,拓展运用语文要素。
在二年级上册每篇课文课后习题也安排了不少基础性练习,如:读句子,抄句子,补充说句子,扩展说句子,用词说句子等等;还有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的仿写练习。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上述目标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了写话,3次写话分别安排了纪实类、应用类和想象类的内容(图1),要求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不同的写话目的和要求写话。
下面我就以我们年级组近期写的“自己喜欢的玩具“来说一说我们的做法。
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是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教材用指导语加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提示了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我们分这样几步来指导写话
1. 创设情境.“明天一起开一个玩具联欢会,请你来介绍你最喜爱的玩具。”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介绍清楚(1)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2)它是什么样子的?(3)它好玩在哪里?
学生回家可以做好准备,安排学生第二天带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到学校。
2. 根据范例,逐步交流。
顾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张写话纸,有三篇范文写话,分别介绍了三种玩具,由浅入深。利用范文引路,为学生第一次写话降低难度,
第一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仿照范例说一说。
第二步:它有一个圆形底座,底座上有一根短短的管子,管子里插着几根鸡毛。鸡毛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非常好看。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同学说不具体,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介绍自己的玩具,同桌互相说一说。
第三步:鸡毛毽子非常好玩。我常常和小伙伴约着一起踢毽子,我先把毽子轻轻抛起,接着弯起右小腿,然后迅速对准毽子猛地一踢。有时候,我能一口气踢上十几个,小伙伴们都为我拍手叫好,我很自豪!
再让学生仿照范例说一说玩法,引导学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先”“接着”“然后”把玩法说具体。
4. 将三个范例连起来完整出示,引导学生读一读,仿照范例完整地介绍自己的玩具,同桌互相说一说。
5. 引导学生观察“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等格式特点,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有部分学生格式不正确,再单独进行指导。
6. 写完后上交,老师对每篇写话进行了初步的批改,能力强的孩子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写清楚玩具的样子和玩法。但能力弱的孩子,写的就不是太清楚,老师要帮着进行修改添加内容,包括错别字、标点的修改,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发下去后,家长和孩子再对写话进行了二次修改。
7.第二天,交上来的写话,老师还要再次逐一阅读,看看有没有过关,过关的才能誊写在写话本上。不过关的再做修改。所以前前后后三天时间完成了第一篇写话。
三、选择恰当策略,是写话成功的保障(想象类写话为例)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素养。在一般情况下,写话教学中涉及到的图片都是平面的、静态的,需要学生结合图片中的元素自行整合,并且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符合逻辑的画面。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在二年级出现了三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编排思路,体现了教材内容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思维也很活跃,但写话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面临想象力不够丰富、表达不够规范等问题。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想象类写话为例,谈谈想象类写话教学的策略,以提升学生想象类写话水平。
(一)联想:巧设“情境 ”支架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增强小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这同样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要求。
1.依托媒介,使写话有声有色
传统的写话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写话情境创设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而低段学生对图片、视频、声音等其他直观的形式更感兴趣。因此,在写话教学中,通过音频、图片等媒介,更直观地感受写话的对象,让学生入情入境,他们才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言,从而让写话变得有声有色、富有趣味性。
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安排了《猫和老鼠》这一想象类写话,在引出写话主题之前,笔者先向学生们展示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一些片段。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非常感兴趣,有了想要了解这个故事的欲望。视频在最精彩的时候结束,顺势让学生猜测:“老鼠遇见猫会发生什么事? ”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积极交流表达。
2.联系生活,使写话妙语连珠
在指导学生进行想象类写话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培养开放性思维。如对于《猫和老鼠》这篇想象类写话,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仔细查看图片,以确定图片中所描绘的内容。学生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老鼠、鼠标、电脑和猫 ”。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问题的指导下,建议学生拓展思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如有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小老鼠在玩耍时不小心碰到了电脑,结果看见了猫,吓得连连后退。”还有学生说“这是老鼠妈妈为了不让小老鼠上网,故意在电脑上放猫的照片。”故事的结局有多种可能性。
(二)提炼:巧设“顺序 ”支架
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逻辑顺序是低年级学生写话的通病,教师帮助学生提炼文字,按照写话对象的特点,通过观察,借助图片和提纲等形式,巧设“顺序 ”支架,会让写话的思路和逻辑更加清晰。
1. 观察比较,使写话凸显重点
观察不仅仅是进行看图写话的基础,它也是写话的关键途径。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图片所传递的深层意义,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的语义成分。
2.借助图表,使写话条理分明
学生在低段想象写话中常常面临着“杂乱无序”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整理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和内容设计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或观察顺序有条理地表达想象的内容。以《猫和老鼠》为例,学生在开始写话的过程中运用了描述事情进展的词汇“一开始,接着,最后 ”来连接关键时刻,从而使得表达更为有条理。
(三)表达:巧设“特色 ”支架
当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时,学生要对口头语言进行精加工,理顺句子,完善内容,推敲词语。
1. 修辞润色,使写话尽善尽美
学生在写话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就能把句子写的更加生动,让写话更有特色,显得与众不同。在教学《猫和老鼠》写话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猫和老鼠脸上的表情,尝试着让学生演一演,越夸张越好,句子一经夸张化,立刻变得有趣起来。据此,对学生的写话提出了建议,在写话时,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对普通的事物用上修辞手法,那么句子读起来就更生动有趣了。
2. 多元评价,使写话集思广益
在低段想象类写话教学中,教师课采用书面批改、口头点评、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以评促改,以评促写,真正让学生乐于写话。以《猫和老鼠》为例,评价主体多元,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家长、教师。评价维度多样,可以从格式、语言、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在第一学段的想象类写作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评价学生的写作时,应该以鼓励为主,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努力,关注他们的成长。
3. 修改提升,使写话去芜存菁
好的写话是修改出来的。低年级学生完成写话后往往不再修改,但他们对标点符号、句子的停顿和段落划分把握不好,写出的内容可能只有一个自然段,这个段落又很长,通篇缺少标点,句意不通,还有很多病句。
修改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阶段:独立修改。学生自由读自己的写话,一旦发现写话上的问题,便在问题所在的部分进行默读,一边阅读一边反思并进行修正,以确保文本的流畅性和清晰的表达。
第二阶段:教师评改。教师的评改也是帮助学生优化写话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话时,可以圈出学生的错别字,用横线提示应该调整修改的句子,在边上写好修改意见,用波浪线把写得不错的句子标注出来。这样,学生看到评改意见,对自己的写话出现的问题就一目了然。
为低年级学生搭建写话支架,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写话中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轻松、愉快的写话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是多方面的,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还提高了书面表达和欣赏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