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胡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龄、匪、衷”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一针见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简要概说《军神》的主要内容:重庆临江门外的诊所里,沃克医生为刘伯承施行了一场不带麻醉的眼部手术,感受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并赞他为“军神”。
3.感受军神形象:运用圈画批注言行、感情朗读课文、资料拓展阅读等方式,走近军神的内心,感悟军神,神在“非凡的刚强、勇气,超凡的耐力、毅力,超常的从容镇定”,神在“胸怀天下,救国救民”的不凡的抱负。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初识“神”意
1.板题,说 “神”,你认为什么是“军神”呢?
2.自读课文,大声响亮,边读边思考:“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二、词串学习,理“神”故事
词串一 年龄 土匪 由衷
这几个生字特别容易写错,说说要注意什么?年龄里的人,土匪最后一笔的写法,由衷的写法记忆。
土匪: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方恶势力 由衷:出自本心、内心
词串二根据文章内容讲述顺势出示词语
重庆 诊所
沃克医生 刘伯承
不带麻醉剂的手术 “军神”
这一课的故事很简单,一读就明白。故事就发生在(重庆 诊所)?主要人物是(沃克医生 刘伯承)?围绕着一台(不带麻醉剂的手术)展开,成就了一段(“军神”)的佳话。
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圈画品读,深悟“神”指
过渡:谁称谁为军神?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能体现刘伯承“神”的句子,做做批注,写一写他神在什么地方?
交流:我找到的是第()小节,读画的句子,我感到刘伯承“神”在( )
(一)四处言行“神”展现意志“神”
◎不用麻醉(第13小节)
1.比普通人选择:动手术痛吧?一般人打不打,如果是你,打不打麻醉?一般人不敢不打麻醉,连医生也不敢不打麻醉施行手术,可是刘伯承却选择(读句子)。这样的选择是远超常人的,非凡的,太神了。
2.说人物形象:你什么感觉?(说说刘伯承给你的印象)
提示:刘伯承太勇敢了、很坚定、很神奇、大胆。真神,神在超过常人的勇敢神奇。
3.的确,这样的勇敢、坚强是超越常人的,非凡的(板书),真神。
◎一声不吭(第17小节)屏显
1.发现痛、读好痛:这场手术痛不痛?你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发现疼痛的痕迹?(动作、床单抓破)用上一两个词语来形容这种痛。(痛彻心扉 痛不欲生)读出痛苦
2.和常人比耐痛,想象内心读:这么痛,一般人会怎样?(大喊大叫、忍受不住、昏厥过去、哭天抢地)可是刘伯承却安静地出奇,读句子。
他一声不吭,却心有千言万语,此时此刻,他会想:——————
提示:我一定能忍受的,我可以坚持。一刀、两刀、三刀……我刘伯承绝不放弃、没有什么我扛不过去的……
3.你想对他说:这手术整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据说割第一刀的时候刘伯承就差点昏过去,漫长的三小时啊,一身不吭,满头大汗、紧抓床单,此时此刻,你想对刘伯承说什么?
提示:刘伯承你真能忍耐,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有毅力了、刚强……
4.小结:没有麻醉、三小时多,刘伯承一声不吭地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与煎熬,展现着非凡的刚强与意志,超凡的耐力与毅力,一个字来说,真“神”哪。
◎数刀数(第21小节)
1.和常人比做法: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手术中刘伯承在干嘛?(数刀数,72刀)
2.感悟“勇猛”:刘伯承却还想着眼前这件痛苦事情,这不是痛上加痛吗?
我们一般人、普通人手术中或者面对巨大痛苦的时候会想好的东西,我们的做法是回避、转移、减轻痛苦,而刘伯承是直面痛苦、正是痛苦、迎难而上。我们选择的是“逃避”,他选择的是“勇敢”“面对”“正视”,你看一比较,“72刀里”刘伯承异乎常人的“勇敢”“坚强”就出来了,当之无愧鲁迅先生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一般人一比,他真“神”哪。
◎刘伯承的短句式语言(摘取所有刘的语言屏显)
1.品悟短句:看看,刘伯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么简短?
短句 果断干脆 受伤说不了太长的话 军人的特点
这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吗?刘此时是个病人,一个身负重伤的病人,当时他的右眼眶被子弹贯穿,血流如注,可是你看看他进入医院和医生的对话(屏显)你什么感觉?
出奇地从容镇定 你和沃克医生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你明白了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他是军人的了吧?
无论术前还是术中抑或术后(分三段出语言屏显),刘伯承一以贯之的超常的从容镇定果敢深深地震撼着沃克医生,所以后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小结:刘伯承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军神,神在一场手术中他出人意料的言行:读;神在他言行背后那非凡的品格:读。屏显文中描写刘伯承的部分,感情读中悟神。
(二)解疑“清醒的大脑”感知抱负“神”
学到这,你们有没有疑惑,我有个疑惑:为什么刘伯承不说真名、真身份,为了一个清醒的大脑不肯麻醉?
出示资料:
资料一:孙中山领导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不到100天,军阀袁世凯又想自己称皇帝,还为了取得日本的支持,签订了卖国的屈辱的“二十一条”。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卖国辱国,刘伯承参加了1916年的护国战争。这次右眼负伤就发生在他率领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的战役中。
1.袁世凯想当皇帝,刘伯承是反对者的一个小头领,袁世凯对他肯定(恨之入骨 除之而后快),所以要隐姓埋名保护自己。只是为了保自己的命吗?
资料二:刘伯承从小目睹军阀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饱尝生活的艰辛。19岁毅然从军,投入革命。喊出了“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的慨然壮志。从此戎马一生,历经民主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间无数的战火,带领军队取得了无数有力的胜利。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大功臣。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战功赫赫又桃李满天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毕生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着。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刘伯承为什么而保住清醒的大脑?再出示“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读
2.小结:是的,他隐姓埋名、保全清醒的大脑,为的是能更好地投入战斗、指挥战斗,夺取胜利,为广大人民谋求民主与幸福的生活。神不就是能体会民生疾苦能为人民幸福出力的嘛。刘伯承真神啊,神在(胸怀天下 救国救民)的非凡的抱负与胸襟。
四、总结学法,回望“军神”
1. 这一课,我们圈画品读了刘伯承的言行,走进了他丰富而伟大的心灵。我们深深感受着这样一位光辉的人物,他是军人,更是军神,神在非凡的刚强、勇敢,非凡的耐力、毅力,非凡的从容、镇定,非凡的胸襟抱负“胸怀天下 救国救民”。
2. 下一课,我们走进我沃克医生的言行和内心,试着讲好这个故事。
五、板书设计:
11.军神
刚强、英勇
军人 军神 非凡的 耐力、毅力
从容、镇定
胸襟、抱负(胸怀天下 救国救民)